[發明專利]蝶式感應加熱中間包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447652.2 | 申請日: | 2019-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525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寶寬;張曉明;齊鳳升;單建標;崔家駿;張雪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2D41/01 | 分類號: | B22D4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韓國勝 |
| 地址: | 110169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感應 加熱 中間 | ||
本發明涉及連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蝶式感應加熱中間包,其包括包括:注流室、中間室、澆注室、第一承鋼通道、至少兩個第二承鋼通道、至少兩個感應加熱裝置;注流室通過第一承鋼通道與中間室連通,中間室通過第二承鋼通道與澆注室連通,鋼液能夠從注流室流經第一承鋼通道進入中間室,再途經第二承鋼通道流入澆注室,注流室和澆注室位于中間室的同側;感應加熱裝置設置于中間室與澆注室之間,感應加熱裝置與第二承鋼通道一一對應設置且能夠加熱第二承鋼通道中的鋼液。本發明的中間包內的鋼液從注流室經第一承鋼通道進入中間室,再途經第二承鋼通道進入澆注室,感應加熱裝置使流經第二承鋼通道的全部鋼液都被加熱,從而保證連鑄胚體的內部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連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蝶式感應加熱中間包。
背景技術
中間包是連續鑄鋼過程中的重要設備之一,位于鋼包與結晶器之間,作為鋼液凝固前的最后容器,是連鑄生產流程的中間環節,它在連鑄生產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在連鑄生產過程中,鋼液流入中間包以及在中間包的流動過程中會存在大量的熱損失,因此要需要尋求外部加熱方法來補償中間包的熱損失,使用外部手段加熱中間包內的鋼液,可以補償鋼包澆注過程中的熱損失。
現有技術中有對沒有加熱裝置的中間包進行改造的,在原有中間包的基礎上增加了蝶形通道有芯感應加熱裝置,為中間包提供外部熱源,補償連鑄過程中的熱損失。然而,這種中間包的注流腔和澆注腔之間只通過擋墻隔開,在生產澆鑄過程中,隨著鋼液的沖刷,擋墻容易出現漏洞或是倒塌,于是在注流腔和澆注腔之間打開了通道,一部分鋼液從注流室直接流入澆注室,未經過蝶形通道有芯感應加熱裝置,如果擋墻出現漏洞則很難及時發現問題,從而影響連鑄胚體的質量。因此一部分鋼液會從注流腔中直接流入澆注腔而未經過蝶形通道有芯感應加熱裝置,從而只能對部分流經此裝置的鋼液進行加熱,由于蝶形通道過長,彎道處的通道中容易吸附積累一些夾雜物而阻塞通道,從而影響連鑄效率。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蝶式感應加熱中間包,旨在解決現有中間包中的感應加熱裝置只能對部分鋼液進行加熱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主要技術方案包括:注流室、中間室、澆注室、第一承鋼通道、至少兩個第二承鋼通道、至少兩個感應加熱裝置;所述注流室通過所述第一承鋼通道與所述中間室連通,所述中間室通過所述第二承鋼通道與所述澆注室連通,鋼液能夠從所述注流室流經所述第一承鋼通道進入所述中間室,再途經所述第二承鋼通道流入所述澆注室,所述注流室和所述澆注室位于所述中間室的同側;所述感應加熱裝置設置于所述中間室與所述澆注室之間,所述感應加熱裝置與所述第二承鋼通道一一對應設置且能夠加熱所述第二承鋼通道中的鋼液。
優選地,所述感應加熱裝置包括呈環狀的鐵芯以及纏繞于所述鐵芯上的電磁線圈;至少兩個所述感應加熱裝置對稱分布于所述注流室的兩邊,所述電磁線圈纏繞于靠近所述注流室的所述鐵芯的一端。
優選地,至少兩個所述感應加熱裝置的所述電磁線圈施加的通電方向相同。
優選地,所述第二承鋼通道能夠貫穿于所述鐵芯。
優選地,所述第一承鋼通道和所述第二承鋼通道均為直線通道。
優選地,所述第一承鋼通道從所述注流室向下傾斜到達所述中間室。
優選地,所述第二承鋼通道從所述中間室向下傾斜到達所述澆注室。
優選地,所述澆注室上設置有多個澆注出口,所述澆注出口等距分布。
優選地,所述蝶式感應加熱中間包還包括用于對所述感應加熱裝置進行散熱的散熱裝置。
(三)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大學,未經東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44765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