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程分析檢測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443363.5 | 申請日: | 2019-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081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06 |
| 發明(設計)人: | 侯延輝;劉茵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前海微升科學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03 | 分類號: | G01N21/03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陳慧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待測溶液 分析檢測 出射口 毛細管 吸收池 光程 檢測器 光信號分析 光源發生器 毛細管內壁 吸收器材料 準確度 毛細現象 清潔過程 周期延長 入射口 染色 劃痕 射出 附著 生產成本 局限 檢測 | ||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包括一種光程分析檢測方法及裝置,用于實現:毛細管中放置待測溶液,溶液發生毛細現象附著在毛細管內壁中;光源發生器產生光束,光束由毛細管中的入射口一端透過待測溶液射向出射口一端;檢測器接收由出射口射出的光束,根據光束的光信號分析待測溶液。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解決吸收池被染色以及清潔過程中造成的劃痕導致的準確度降低以及檢測周期延長的問題,不再局限于吸收器材料的選擇,導致吸收池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程分析檢測方法及裝置,屬于化工檢測領域。
背景技術
光學分析法是根據物質電磁輻射與物質的相互作用建立起來的一類分析方法,電磁輻射按照波長大小的順序排列就能得到電磁波譜,其中紫外區、可見光區和紅外區這三部分的腐蝕的研究和應用要使用一些共同的光學試驗技術,故又稱光譜區。紫外分光光度計,可見分光光度計,紅外分光光度計的基本部件主要由光源、單色器、吸收池、檢測器、信號顯示器等組成。吸收池是用于盛放溶液并提供一定吸光厚度的器皿,通常是1cm。紫外分光光度計吸收池常用石英材料做成,可見分光光度計吸收池常用普通玻璃做成,紅外吸收池通常由一些無機鹽(如KBr)的大結晶體作為透光材料做成,原因是因為普通玻璃只能用于可見光區,中紅外光不能透過玻璃和石英。
在使用以上器材時,由于吸收池的材料原因,吸收池的價格較為昂貴。此外吸收池的皿壁常常被檢測試劑的染色,因此每次檢測工作完成后都要清洗干凈吸收池,若是清洗不夠徹底,則會影響吸光度從而導致準確度降低。而頻繁的清洗會損壞吸收池,尤其是操作不當造成的皿壁刮痕,使得吸收池的使用壽命縮短。另外,由于每次檢測完畢后都要清洗吸收池,導致檢測過程時間延長,在自動分析應用生產中,不利于連續分析過程的執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程分析檢測方法及裝置,毛細管中放置待測溶液,溶液發生毛細現象附著在毛細管內壁中;光源發生器產生光束,光束由毛細管中的入射口一端透過待測溶液射向出射口一端;檢測器接收由出射口射出的光束,根據光束的光信號分析待測溶液。
本發明解決其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方面是:一種光程分析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00、毛細管中放置待測溶液,溶液發生毛細現象附著在毛細管內壁中;S200、光源發生器產生光束,光束由毛細管中的入射口一端透過待測溶液射向出射口一端;S300、檢測器接收由出射口射出的光束,根據光束的光信號分析待測溶液。
進一步的,所述S200還包括:S201、光源發生器產生光束,通過單色器經過處理得到指定光束;S202、指定光束由毛細管中的入射口一端透過待測溶液射向出射口一端。
進一步的,所述S200還包括:S201、光源發生器產生光束,光束由毛細管中的入射口一端透過待測溶液射向出射口一端;S202、透過毛細管的光束透過單色器經過處理得到指定光束。
進一步的,所述毛細管為內徑小于或等于1毫米的管。
進一步的,所述入射口還放置有喇叭口形狀的裝置。
本發明解決其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另一方面是:一種光程分析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發生器,用于產生檢測用光束;毛細管,用于盛放待測溶液,其中兩端的入射口和出射口為敞口;檢測器,用于根據光束的光信號分析待測溶液。
進一步的,還包括單色器,用于將光束經過處理分離成指定單色光。
進一步的,所述毛細管與光源發生器呈一定角度擺放,其中一定角度可自定義。
進一步的,所述毛細管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玻璃、石英以及陶瓷。
進一步的,所述毛細管為兩邊等徑的圓柱形或兩邊不等徑的圓錐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前海微升科學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前海微升科學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44336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