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速公路彎道標志可視域模型建立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437029.9 | 申請日: | 2019-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2268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肖劍;楊柳林;何娟霞;趙健;李宇;李昱曉;韋杰;楊大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寧市規億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南寧啟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2 | 代理人: | 謝美萱 |
| 地址: | 530009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速公路 彎道 標志 視域 模型 建立 方法 | ||
1.一種高速公路彎道標志可視域模型建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的構建包括以下步驟:
(1)對所發生的彎道事故地點的標志情況進行分析,從各方面分析彎道標志可視域被遮擋的因素;
(2)對標志可視域進行定義:依據《公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手冊》(JTGD82-2009)中交通標志認讀過程分析,其中A為視認點,B為始讀點,C為讀完點,D為行動點,E為消失點,S為標志,F為動作完成點;
將標志可視域過程定為認讀距離
式中,為讀取距離,即駕駛員在B點處開始讀取標志內容,到C點可以把標志信息完全獲取;
為讀完點C到標志S的距離;
為消失距離,即消失點E到標志S的距離;
假設汽車勻速行駛,則
式中:
v:汽車行駛速度,單位km/h;
t:認讀時間,即認讀標志所需的時間,單位s;
式中:
5.67為日本土木研究所的實驗結果所得;
h*:標志上有效字符高度,單位m;
式中:
H:標志的設置高度,即地面到標志最下方的高度,單位m;
h:駕駛員的視高,單位m;
θ:消失角,即消失點與標志的夾角;
將式(1-2)、(1-3)和(1-4)代入式(1-1)中,有:
式中:
v:汽車行駛速度,單位km/h;
t:認讀時間,即認讀標志所需的時間,單位s;
h*:標志上有效字符高度,單位m;
H:標志的設置高度,即地面到標志最下方的高度,單位m;
h:駕駛員的視高,單位m;
θ:消失角,即消失點與標志的夾角;
(3)對高速公路彎道標志的可視過程構建幾何模型:
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以彎道圓曲線的圓心為原點,以圓心到始讀點B的連線為X軸,正向建立X軸,Y軸垂直于X軸,且Y軸正向為始讀點B到標志S的方向,Z軸垂直地面向上;
作高速公路彎道標志的可視域模型;
作高速公路彎道標志可視域斷面圖;
標志中心到地面的垂直高度h1=H+b/2……(1-6),
標志中心到駕駛員視高的垂直高度h2=H+b/2-h……(1-7),
式中,
H:標志的設置高度,即地面到標志最下方的高度,單位m;
b:標志的寬度,單位m;
h:駕駛員的視高,單位m;
標志的空間坐標為(Rcosβ,Rsinβ,H+b/2)……(1-8)
式中,
R:彎道圓曲線圓心到標志的半徑距離,單位m;
β:標志到彎道圓曲線圓心的直線與正X軸的夾角;
H:標志的設置高度,即地面到標志最下方的高度,單位m;
b:標志的寬度,單位m;
由勾股定理可知,
由三角形的邊角關系可知,d2=R2+r2-2Rrcosβ……(1-10)
所以
式中,
d:駕駛員視高到標志的水平距離,單位m;
L:駕駛員的視高到標志中心點的距離,單位m;
H:地面到標志最下方的高度,單位m;
b:標志的寬度,單位m;
h:駕駛員的視高,單位m;
R:彎道圓曲線圓心到標志的半徑距離,單位m;
r:彎道圓曲線圓心到汽車的半徑距離,單位m;
β:標志到彎道圓曲線圓心的直線與正X軸的夾角;
在經過始讀點B后,駕駛員并未采取行動,汽車的速度保持不變,則汽車在從始讀點B到消失點E過程中行駛的弧線距離Z=v.ti……(1-12)
式中,
v:汽車行駛速度,單位km/h;
ti:從始讀點B到消失點E認讀標志的時間;
根據圓弧的弧度計算公式可知,汽車從始讀點B到消失點E行駛時相對于正X軸所轉過的角度
式中,
Z:汽車在從始讀點B到消失點E過程中行駛的弧線距離,單位m;
r:彎道圓曲線圓心到汽車的半徑距離,單位m;
將式(1-12)代入式(1-13)中,有:
式中:
α:汽車從始讀點B到消失點E行駛時相對于正X軸所轉過的角度;
v:汽車行駛速度,單位km/h;
ti:從始讀點B到消失點E認讀標志的時間;
r:彎道圓曲線圓心到汽車的半徑距離,單位m;
汽車在從始讀點B到消失點E行駛過程中,駕駛員視高到標志的距離有:
Ⅰ.在始讀點B,駕駛員視高到標志的距離
式中,
v:汽車行駛速度,單位km/h;
t:認讀時間,即認讀標志所需的時間,單位s;
5.67為日本土木研究所的實驗結果所得;
h*:標志上有效字符高度,單位m;
Ⅱ.在始讀點B到消失點E之間:駕駛員視高的空間坐標為(rcosα,rsinα,h)……(1-16)
式中,
r:彎道圓曲線圓心到汽車的半徑距離,單位m;
α:汽車從始讀點B到消失點E行駛時相對于正X軸所轉過的角度;
h:駕駛員的視高,單位m;
由式(1-8)和式(1-16)知,駕駛員視高到標志的距離
將式(1-14)代入式(1-17)有:
式中:
R:彎道圓曲線圓心到標志的半徑距離,單位m;
r:彎道圓曲線圓心到汽車的半徑距離,單位m;
β:標志到彎道圓曲線圓心的直線與正X軸的夾角;
v:汽車行駛速度,單位km/h;
ti:從始讀點B到消失點E認讀標志的時間;
H:地面到標志最下方的高度,單位m;
b:標志的寬度,單位m;
h:駕駛員的視高,單位m;
汽車從始讀點B到消失點E行駛過程中,駕駛員的視高到標志形成的四棱錐空間體積:
Vi=1/3abd……(1-19)
式中,
a:標志的長度,單位m;
b:標志的寬度,單位m;
d:駕駛員視高到標志的水平距離,單位m;
由式(1-8)和式(1-16)知,
式中,
d:駕駛員視高到標志的水平距離,單位m;
R:彎道圓曲線圓心到標志的半徑距離,單位m;
r:彎道圓曲線圓心到汽車的半徑距離,單位m;
α:汽車從始讀點B到消失點E行駛時相對于正X軸所轉過的角度;
β:標志到彎道圓曲線圓心的直線與正X軸的夾角;
將式(1-20)代入式(1-19)中,得到
式中,
a:標志的長度,單位m;
b:標志的寬度,單位m;
R:彎道圓曲線圓心到標志的半徑距離,單位m;
r:彎道圓曲線圓心到汽車的半徑距離,單位m;
α:汽車從始讀點B到消失點E行駛時相對于正X軸所轉過的角度;
β:標志到彎道圓曲線圓心的直線與正X軸的夾角;
將式(1-14)代入式(1-21),得到
式中,
a:標志的長度,單位m;
b:標志的寬度,單位m;
R:彎道圓曲線圓心到標志的半徑距離,單位m;
r:彎道圓曲線圓心到汽車的半徑距離,單位m;
β:標志到彎道圓曲線圓心的直線與正X軸的夾角;
v:汽車行駛速度,單位km/h;
ti:從始讀點B到消失點E認讀標志的時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彎道標志可視域模型建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標志為路側標志牌或者懸空標志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寧市規億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南寧市規億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437029.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