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用于水下偏振成像的分孔徑光學鏡頭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910432927.5 | 申請日: | 2019-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577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居彩華;劉云平;明梅;劉卿卿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01 | 分類號: | G01N21/01;G01N21/21;G02B13/00;G02B27/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鐘山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榮 |
| 地址: | 21004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偏振片 圓偏振 光路 光學鏡頭 偏振成像 線偏振片 第一線 線偏振 波片 偏振 平板玻璃 光軸對稱 鏡頭結構 偏振元件 前組鏡頭 實時探測 水下運動 圖像獲取 外界擾動 像面位置 板玻璃 共孔徑 鏡頭組 子孔徑 探測器 后沿 偏角 三線 偏離 | ||
1.一種用于水下偏振成像的分孔徑光學鏡頭,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路方向依次設置的平板型隔水玻璃(1)、共孔徑前組鏡頭、偏振元件組(5)、子孔徑鏡頭組和探測器(9);
偏振元件組(5)包括三個線偏振通道和一個圓偏振通道,所述三個線偏振通道均包括一第一線偏振片和一平板玻璃,沿光路方向依次為所述第一線偏振片和所述平板玻璃,三第一線偏振片的起偏角分別為0°、60°和120°;所述圓偏振通道包括一第二線偏振片和一1/4波片,沿光路方向依次為所述第二線偏振片和所述1/4波片;
所述三個線偏振通道和所述一個圓偏振通道分別上、下、前、后偏離所述共孔徑前組鏡頭的光軸對稱設置,四個通道后沿各自的光路方向分別設有一所述子孔徑鏡頭組,探測器(9)設置在所述四個通道共同的像面位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偏振成像的分孔徑光學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線偏振片、所述平板玻璃、所述第二線偏振片和所述1/4波片的厚度均為1mm。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水下偏振成像的分孔徑光學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孔徑前組鏡頭為分離三片式鏡頭組,包括同軸依次排布的第一透鏡(2)、第二透鏡(3)和第三透鏡(4);
第一透鏡(2)的前表面曲率半徑為43.28mm,后表面曲率半徑為53.44mm,厚度為8.19mm;第二透鏡(3)為雙膠合透鏡,前表面曲率半徑為23.32mm,膠合表面曲率半徑為124.30mm,后表面曲率半徑為16.10mm,前膠合厚度為10.96mm,后膠合厚度為2.56mm;第三透鏡(4)為雙膠合透鏡,前表面曲率半徑為-32.33mm,膠合表面曲率半徑為41.68mm,后表面曲率半徑為-76.08mm,前膠合厚度為10.0mm,后膠合厚度為10.0mm。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下偏振成像的分孔徑光學鏡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孔徑鏡頭組為分離三片式鏡頭組,包括同軸依次排布的第四透鏡(6)、第五透鏡(7)和第六透鏡(8);
第四透鏡(6)的前表面曲率半徑為23.39mm,后表面曲率半徑為11.77mm,厚度為3.89mm;第五透鏡(7)的前表面曲率半徑為11.98mm,后表面曲率半徑為-37.82mm,厚度為4.75mm;第六透鏡(8)的前表面曲率半徑為-27.44mm,后表面曲率半徑為-123.86mm,厚度為4.24mm。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下偏振成像的分孔徑光學鏡頭,其特征在于,探測器(9)的光譜響應范圍為430~656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未經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43292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檢測用精準出光裝置和測量儀
- 下一篇:一種復合光學檢測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