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入場停車管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408050.6 | 申請日: | 2019-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515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洪永川;鄧存喜;楊光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享位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14 | 分類號: | G08G1/14;G08G1/0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入場 停車 管理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入場停車管理系統,包括管理平臺、車輛入場監測裝置和停車位狀態偵測裝置;管理平臺包括處理器、電子地圖數據庫、停車管理裝置、存儲器和通信模塊;電子地圖數據庫包括電子地圖;停車管理裝置包括入場信息接收模塊、空余停車位標記模塊、電子地圖推送模塊以及目標停車位接收模塊。本發明一種入場停車管理系統能夠應用于封閉式或者開放式的停車場以及具有封閉式或者開放式停車場的場所,在車輛進入停車場后能夠根據目的地快速導引到合適的目標停車位,實現停車場進入位置?停車位、停車位?目的地、當前位置?停車位的多重路線導引,且能夠對目標停車位進行占位,提升停車場的使用效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停車位智能化管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車輛進入停車場的入場停車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和移動通信技術的進步,停車位也越來越成為人們駕駛車輛出行的必備設施。停車場有開放式停車場和封閉式停車場,區分在于是否設有固定的出入口。目前停車場大多為封閉的停車場,并在停車場入口處提醒停車場內剩余車位數量,不能獲知停車位的位置,這給進入停車場的人們尋找停車位帶來麻煩。在人們進入大型商業場所等停車位較多且分布復雜的場所時,會因不清楚目的地的具體位置,致使選擇的停車位較遠,并且無法順利前往目的地,造成人們時間的浪費。此外,在人們確定需要前往的停車位的位置時,可能會其他進入停車場區域的車輛占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入場停車管理系統,能夠方便人們在進入停車場后快速找到合適的車位,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入場停車管理系統,包括:管理平臺、用以獲取車輛進入停車場信息的車輛入場監測裝置和用以偵測停車位停車狀態的停車位狀態偵測裝置,所述車輛入場監測裝置和所述停車位狀態偵測裝置均與所述管理平臺通信連接;
所述管理平臺包括:處理器、電子地圖數據庫、停車管理裝置、存儲器和通信模塊,所述存儲器和所述通信模塊均與所述處理器電性連接;
所述電子地圖數據庫包括:含有停車位分布圖的電子地圖;
所述停車管理裝置包括:用以接收車輛進入停車場信息的入場信息接收模塊、用以將所述停車場的空余停車位標記在所述電子地圖的空余停車位標記模塊、用以推送已標記所述空余停車位的所述電子地圖的電子地圖推送模塊以及用以接收目標停車位的信息、并在所述電子地圖上已標記的所述空余停車位中剔除該目標停車位的目標停車位接收模塊。
進一步地,還包括安裝于所述停車位的限位裝置,所述限位裝置與所述管理平臺通信連接;所述停車管理裝置還包括用以控制所述限位裝置狀態的限位裝置控制模塊。
進一步地,還包括用以接收車輛欲停入所述目標停車位的欲停入信息的欲停入信息接收模塊。
進一步地,還包括用以接收所述停車位的停車狀態的停車位狀態接收模塊,在接收到在該停車位處于已停車狀態時,將該已停車狀態標記在所述電子地圖上。
進一步地,還包括智能終端,所述智能終端包括:微處理器、存儲模塊、通信單元、輸入模塊和導航裝置,所述存儲模塊、所述通信單元和所述輸入模塊均與所述微處理器電性連接;
所述導航裝置存儲于所述存儲模塊;所述輸入模塊用以接收作為第一位置的目的地信息,所述通信單元用以與所述管理平臺建立通信連接;
所述導航裝置包括:用以接收車輛進入停車場信息的信息接收模塊、用以接收停車場的已標記出空余停車位的電子地圖的地圖接收模塊、用以根據所述第一位置選定一空余停車位作為目標停車位的目標停車位選定模塊、用以獲取所述智能終端的位置信息作為位置的位置獲取模塊、用以在所述電子地圖上生成所述位置和/或所述第一位置與所述目標停車位之間的導引路線的生成模塊。
進一步地,所述智能終端還包括用以顯示所述地圖接收模塊接收的所述電子地圖的顯示模塊,所述顯示模塊與所述微處理器電性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享位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享位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40805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