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排放標準下污水處理優化運行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405237.0 | 申請日: | 2019-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660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30 |
| 發明(設計)人: | 楊敏;孫永利;郭興芳;李鵬峰;鄭興燦;李勱;熊會斌;申世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1/16;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300074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缺氧池 好氧池 化學除磷藥劑 內源反硝化池 深度處理單元 優化運行系統 預缺氧池 二沉池 高排放 氧池 污水處理 污泥回流系統 污水處理技術 池容利用率 內源反硝化 設置恢復 生物除磷 碳源投加 投加系統 內碳源 選擇池 厭氧池 氨氮 脫氮 優化 | ||
1.一種高排放標準下污水處理優化運行系統,包括預缺氧池(1)、厭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選擇池(5)、強化消氧池(6)、內源反硝化池(7)、后缺氧池(8)、后好氧池(9)、二沉池(10)和深度處理單元(11),其中,預缺氧池(1)的出口與厭氧池(2)的進口連接,厭氧池(2)的出口與缺氧池(3)的進口連接,缺氧池(3)的出口與好氧池(4)的進口連接,好氧池(4)的出口與選擇池(5)的進口連接,選擇池(5)的出口與強化消氧池(6)的進口連接,強化消氧池(6)的出口與內源反硝化池(7)的進口連接,內源反硝化池(7)的出口與后缺氧池(8)的進口連接,后缺氧池(8)的出口與后好氧池(9)的進口連接,后好氧池(9)的出口與二沉池(10)的進口連接,二沉池(10)的出口與深度處理單元(11)的進口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10)與預缺氧池(1)間設置有污泥回流系統(15),好氧池(4)的末端設置有在線氨氮儀(18),后缺氧池(8)設置有后缺氧池碳源投加系統(19),深度處理單元(11)設置有化學除磷藥劑投加系統(2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排放標準下污水處理優化運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3)包括第一缺氧池(3-1)、第二缺氧池(3-2)和第三缺氧池(3-3),其中第一缺氧池(3-1)的進口與厭氧池(2)的出口連接,第一缺氧池(3-1)的出口與第二缺氧池(3-2)的進口連接,第二缺氧池(3-2)的出口與第三缺氧池(3-3)的進口連接,第三缺氧池(3-3)的出口與好氧池(4)的進口連接,所述強化消氧池(6)與第一缺氧池(3-1)間設置有混合液內回流系統(14),第二缺氧池(3-2)末端設置有在線硝氮儀(1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排放標準下污水處理優化運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選擇池(5)與強化消氧池(6)設置在原好氧池未利用的池容處,其中強化消氧池(6)的水力停留時間為2.5~3h,選擇池(5)的水力停留時間為0.5~1h。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排放標準下污水處理優化運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源反硝化池(7)與后缺氧池(8)是通過分割原后缺氧池形成的,后缺氧池(8)的進口處設置有后缺氧池碳源投加系統(19),其中內源反硝化池(7)的水力停留時間為1~1.5h,后缺氧池(8)的水力停留時間為0.5~1h。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排放標準下污水處理優化運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線氨氮儀(18)指導選擇池(5)的運行,當氨氮濃度≤1.5mg/L時,選擇池(5)運行消氧模式,當氨氮濃度>1.5mg/L時,選擇池(5)運行好氧模式。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排放標準下污水處理優化運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學除磷藥劑投加系統(20)主要通過去除二沉池(10)出水懸浮固體從而保障深度處理單元(11)出水總磷≤0.3mg/L,能夠解決化學協同除磷藥劑過量投加抑制生物除磷的問題,從而顯著降低除磷藥劑投加量。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排放標準下污水處理優化運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選擇池(5)、強化消氧池(6)和后缺氧池(8)均增設潛水攪拌器,用于污泥混合液的混合攪拌。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排放標準下污水處理優化運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缺氧池(3-2)的水力停留時間為2-3h,主要利用內碳源的反硝化強化脫氮;第三缺氧池(3-3)的水力停留時間為1~2h,缺氧池碳源投加系統(17)設置在其進口處。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排放標準下污水處理優化運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線硝氮儀(16)指導缺氧池碳源投加系統(17)的運行,當硝氮濃度≤0.2mg/L時,關閉缺氧池碳源投加系統(17),避免碳源無效投加。
1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高排放標準下污水處理優化運行系統的運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10~50%的生物池進水(12-1)與自二沉池的回流污泥(15)一起進入預缺氧池(1),在缺氧攪拌條件下停留1~1.5小時,在微生物作用下主要利用進水碳源進行反硝化反應而去除回流污泥中的硝酸鹽氮,其中污泥回流量為污水流量的0.5~1倍;
b、步驟a所得預缺氧池混合液和50~90%的生物池進水(12-2)一起進入厭氧池(2),在厭氧攪拌條件下停留1~1.5小時,在微生物作用下進行厭氧釋磷反應;
c、步驟b所得厭氧池混合液與自強化消氧池末端的回流硝化液(14)一起進入第一缺氧池(3-1),在缺氧攪拌條件下停留3~4小時,在微生物作用下利用進水碳源進行反硝化反應,其中回流硝化液的流量為污水流量的1~2倍;
d、步驟c所得第一缺氧池(3-1)混合液進入第二缺氧池(3-2),在缺氧攪拌條件下停留2~3小時,在微生物作用下主要利用污泥內碳源進行內源反硝化反應與反硝化除磷反應;
e、步驟d所得第二缺氧池(3-2)混合液進入第三缺氧池(3-3),在缺氧攪拌條件下停留1~2小時,在微生物作用下利用外碳源進行反硝化反應;
f、步驟e所得第三缺氧池(3-3)混合液進入好氧池(4),在好氧條件下停留8~9小時,在微生物作用下主要進行硝化反應;
g、步驟f所得好氧池(4)混合液進入選擇池(5),當在線氨氮儀(18)顯示的氨氮>1.5mg/L時,運行好氧模式,即在好氧條件下停留0.5~1小時,在微生物作用下進行硝化反應;當在線氨氮儀顯示的氨氮≤1.5mg/L時,運行消氧模式,即在攪拌條件下停留0.5~1小時,在微生物作用下進行污泥內碳源的生物氧化反應而去除DO;
h、步驟g所得選擇池混合液進入強化消氧池(6),在攪拌條件下停留2.5~3小時,在微生物作用下進行污泥內碳源的生物氧化反應而去除DO;
i、步驟h所得強化消氧池混合液的部分作為內源反硝化池的進料進入內源反硝化池(7),在缺氧攪拌條件下停留1~1.5小時,在微生物作用下主要利用污泥內碳源進行內源反硝化反應而強化脫氮,其中內源反硝化池的進料流量為污水流量的1.5~2倍;
j、步驟i所得內源反硝化池混合液進入后缺氧池(8),在缺氧攪拌條件下停留0.5~1小時,在微生物作用下利用外碳源進行反硝化反應;
k、步驟j所得后缺氧池混合液進入后好氧池(9),在好氧條件下停留0.5~1小時,在微生物作用下進行有機物的生物氧化反應;
l、步驟k所得后好氧池混合液進入二沉池(10),進行泥水分離;
m、步驟l所得二沉池上清液作為二級出水進入后續深度處理單元(11),在化學除磷藥劑(20)下進行混凝沉淀而去除懸浮固體,再經其他深度處理單元處理后作為出水(13)排放或再生利用;
其中,步驟a中的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MLSS為4~10g/L,步驟b~k中的MLSS為3~4g/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40523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畜禽養殖廢水生物利用處理方法
- 下一篇:一種污水凈化的人工浮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