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鈦鐵鈷酸鉍粉末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404811.0 | 申請日: | 2019-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043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06 |
| 發明(設計)人: | 毛翔宇;殷永杰;盧建安;陳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35/475 | 分類號: | C04B35/475;C04B35/62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孟睿 |
| 地址: | 225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粉末制備 水熱法制 鈷酸鉍 鈦鐵 制備 鈣鈦礦鐵電材料 多鐵性陶瓷 層狀結構 磁性單元 等摩爾比 研磨 鈣鈦礦 三層 煅燒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鈦鐵鈷酸鉍粉末制備方法,利用水熱法制備Bi4Ti3O12(BTO)粉末;利用水熱法制備LaFe0.5Co0.5O3(LFCO)粉末;將LCFO粉末與BTO粉末等摩爾比進行研磨、煅燒形成Bi4LaFe0.5Co0.5Ti3O12(BLFCT)粉末。發明通過在三層鈣鈦礦鐵電材料中加入鈣鈦礦磁性單元,制備了層狀結構的多鐵性陶瓷粉末,大大降低了多鐵的制備溫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氧化物陶瓷材料制備技術,具體為一種鈦鐵鈷酸鉍粉末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單相多鐵材料是同一相中同時呈現出鐵電性、鐵磁性或者鐵彈性三者中的至少兩個鐵性的材料。該類材料的多鐵特性在多功能電子器件、新型的信息存儲、磁電調控傳感器表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
層狀鈣鈦礦(Aurivillius結構)多鐵材料,由于結構中含有Bi-O層起到空間電荷庫和絕緣層的作用,可有效的降低材料的漏電流,提高抗疲勞性能得到人們廣泛的重視。層狀多鐵材料鈦鐵酸鉍(Bi5FeTi3O15,BFTO)是一種典型的層狀鈣鈦礦磁電介質材料,其結構為沿c方向每2個鉍氧層[(Bi2O2)2+]之間夾著3個鈦氧(Ti-O)八面體和1個鐵氧(Fe-O)八面體;BFTO也可以看成由1個三層鐵電材料Bi4Ti3O12(BTO)與1個鈣鈦礦多鐵電BiFeO3(BFO)離子層面組合而成,其多鐵性來源于鐵電單元(BTO)和多鐵單元(BFO)。BFTO的磁性源于Fe-O-Fe的耦合作用。為了提高BFTO樣品的磁性,采用不同的磁性離子,如:Co,Ni等取代Fe離子形成Fe-O-Co/Fe-O-Ni等形成亞鐵磁耦合提高了樣品室溫下的磁性能。而此方法中Co,Ni取代的Fe離子的具體位置無法調控,且耦合幾率低。我們的方案取代的Fe位置固定,且取代后的離子耦合概率更高。
Bi4LaFe0.5Co0.5Ti3O15(BLFCT)為室溫下具有良好多鐵性的材料之一,其制備方法主要沿用傳統固相工藝,制備溫度要高于900℃,工藝合成溫度高,元素揮發,樣品內離子價態變化,高溫合成過程易產生CoFeO4等強磁性雜質等一系列問題不可控。樣品中的Bi在750℃左右就出現揮發,Fe3+/Co3+離子在高溫下也會出現變價產生Fe2+/Co2+,這些導致樣品中的氧空位等缺陷濃度增加,樣品的電學性受到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種鈦鐵鈷酸鉍粉末制備方法。
實現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鈦鐵鈷酸鉍粉末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步驟1、利用水熱法制備Bi4Ti3O12(BTO)粉末;
步驟2、利用水熱法制備LaFe0.5Co0.5O3(LFCO)粉末;
步驟3、將LCFO粉末與BTO粉末等摩爾比進行研磨、煅燒形成Bi4LaFe0.5Co0.5Ti3O12(BLFCT)粉末。
優選地,步驟1利用水熱法制備BTO粉末的具體方法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大學,未經揚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40481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