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路徑時間價值的ANPR車輛導行方案生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402476.0 | 申請日: | 2019-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205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迎迎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C21/34 | 分類號: | G01C21/34 |
| 代理公司: | 麗水創智果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78 | 代理人: | 林桂進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路徑 時間 價值 anpr 車輛 方案 生成 方法 | ||
1.一種基于路徑時間價值的ANPR車輛導行方案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建立城市出行標準出行點信息;
2)利用步驟1)的城市出行標準出行點信息建立城市標準出行OD點對間路徑表;
3)利用步驟1)和步驟2)數據,描述車輛一次出行軌跡;
4)利用步驟2)、3)的數據生成導行方案,通過改變路徑通行費用與通行時間,引導出行量最大路徑的部分車輛選擇其他路徑通行;
所述的步驟1)具體為:
(1)建立集合Φ=Φ1∩Φ2,其中Φ1為處于路口檢測攝像頭的聚合點集,Φ2為處于路段檢測攝像頭的聚合點集;所述路口檢測攝像頭聚合為一個聚合點的規則是:處于同一交叉路口的攝像頭聚合為一個聚合點,其坐標為路口坐標;所述路段檢測攝像頭聚合為一個聚合點的規則是:距離交叉路口大于L1米,處于同一路段,且兩兩間距小于L2的攝像頭聚合為一個聚合點,其坐標為該點聚合的所有攝像頭坐標的聚類中心;
(2)將步驟(1)中集合Φ中每個聚合點視為城市標準出行點,每個所述標準出行點用矢量(Φid,Longitude,Latitude,type)描述,分別對應該出行點的編號、經度、緯度、類型,其中路口出行點類型為1,路段出行點類型為2;
(3)將步驟(2)得到的城市標準出行點兩兩組合成出行二元組對集合,有OD={ODi=(Oi,Di)|Oi∈Φ,Di∈Φ,Oi≠Di,i=1,2,3,...,|Φ|},集合中每個元素用矢量(ODid,Oi,Di,dis,dir)描述,分別對應出行對編號、起點出行點編號、終點出行點編號、起終點之間的直線距離、以及起點到終點的方向角。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路徑時間價值的ANPR車輛導行方案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具體為:
(a)對于每個城市標準出行點對ODid,在路網中遍歷其間所有可行路徑,組成路徑集合Path={pathj,j=1,2,...,m},pathj是ODid之間所有m條可行路徑中的一條,每條路徑軌跡由途經出行點序列描述;對每條可行路徑pathj,其路徑編號為pid、計算路徑長度len、用時time、花費cost,其中路徑花費cost為通行收費和消耗燃油費用之和,用時time為路段平均行駛時間與路口平均延誤時間之和;
(b)建立費用函數f(λ)=time×λ+cost,其中λ為時間價值參數,也即車主的時間價值;定義路徑pathj的時間價值λj為令該路徑費用fj(λ)=pathj.time×λ+pathj.cost在ODid間所有路徑中最小的值,也即當λ=λj時,fj(λ)≤fl(λ),l=1,2,3,...,m;每條路徑時間價值計算方法如下:
首先將ODid間所有路徑的花費pathj.c,升序排列,ODid間所有路徑的用時pathj.t降序排列,j=1,2,3,...,m,從序列中剔除在花費序列中位次數小于在用時序列位次數的路徑;
其次對剩余的k條路徑,令相鄰兩個路徑,即第l條路徑和第l+1條路徑的費用函數相等的時間價值λ為值l=1,2,3,...,k-1,必有
然后確定每條路徑時間價值的取值區間;被剔除路徑的時間價值λ的取值區間為(-∞,0],而剩余k條路徑中的第l條路徑的時間價值λl取值區間賦予規則如下:
當l=1,則
當l=k,則
當1<l<k,則
若則λl=λl-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未經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40247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