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真空冷阱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99747.1 | 申請日: | 2019-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395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許宏武;嚴昆侖;何世杰;吳千煒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聚航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8/00 | 分類號: | B01D8/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科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龔元元 |
| 地址: | 511500 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高新技術產業***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真空 | ||
本發明屬于特種玻璃加工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高效真空冷阱,包括冷阱本體,所述的冷阱本體的上端設有與冷阱本體連通的進氣端和出氣端,所述的出氣端連接有位于冷阱本體內的盤管,所述的盤管的末端與冷阱本體連通;所述的出氣端上設有第一閥門;所述的冷阱本體的底部設有第二閥門;所述的冷阱本體的內部設有位于盤管外側的換熱層;所述的換熱層內通入有制冷液體,所述的換熱層的進液端和出液端均設置在冷阱本體上。該高效真空冷阱能夠有效的吸附原料中的水分使之冷凝,并可以順暢的實現在加工后的水分排出。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特種玻璃加工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高效真空冷阱。
背景技術
傳統的冷阱的結構包括冷阱本體、設置在冷阱本體內的盤管、與盤管連通并設置在冷阱本體上的出氣端、與冷阱本體連通并設置在冷阱本體上的進氣端。
該冷阱一般與杜瓦瓶配合,消除特種玻璃制備過程中原料中的水分。
其工作原理在于:原料端高溫加熱,游離水汽化,進入圖1冷阱,冷阱置于圖2裝有液氮的杜瓦瓶冷凝,吸附水蒸氣。
早期冷阱的缺陷在于:在出氣端沒有控制閥門,無法順利的實現出氣切斷,并且冷凝水排出也具有一定的難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真空冷阱,該高效真空冷阱能夠有效的吸附原料中的水分使之冷凝,并可以順暢的實現在加工后的水分排出。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效真空冷阱,包括冷阱本體,所述的冷阱本體的上端設有與冷阱本體連通的進氣端和出氣端,所述的出氣端連接有位于冷阱本體內的盤管,所述的盤管的末端與冷阱本體連通;所述的出氣端上設有第一閥門;所述的冷阱本體的底部設有第二閥門;所述的冷阱本體的內部設有位于盤管外側的換熱層;所述的換熱層內通入有制冷液體,所述的換熱層的進液端和出液端均設置在冷阱本體上。
在上述的高效真空冷阱中,所述的換熱層為盤管狀或圓筒狀。
在上述的高效真空冷阱中,所述的換熱層為圓筒狀;所述的換熱層上下端為為開放面,所述的換熱層通過連接柱和冷阱本體的內壁固定連接。
在上述的高效真空冷阱中,所述的換熱層的內徑和盤管的外徑匹配。
在上述的高效真空冷阱中,所述的進氣端設有第三閥門。
在上述的高效真空冷阱中,所述的冷阱本體的底部設有積液部,所述的第二閥門設置在積液部的底部。
在上述的高效真空冷阱中,所述的第一閥門為具有連通冷阱本體和進氣端的通道的磨砂塞子。
在上述的高效真空冷阱中,所述的第三閥門為具有連通盤管和出氣端的通道的磨砂塞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將傳統的杜瓦瓶以換熱層的形式設置到冷阱本體內部,并且在冷阱本體的出氣端和底部設置第一閥門和第二閥門,通過換熱層對進入冷阱本體內的氣體進行冷卻,使水汽能夠積存在冷阱本體的底部,當液態水積存到一定量的時候,關閉第一閥門,緩慢開啟第二閥門,實現對于冷凝水的排出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背景技術中的冷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背景技術中的杜瓦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聚航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廣東聚航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9974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