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馬鈴薯節水抗旱栽培的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89612.7 | 申請日: | 2019-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739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碧岱;蘇彥麗;鄭宏鵬;張建宏;申虎飛;馮莉赟;宋興平;孔斌生;董正福;王根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隰縣農業試驗站 |
| 主分類號: | A01G22/25 | 分類號: | A01G22/25;A01C21/00;A01B79/02;C05G3/00;C05G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41300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栽培 抗旱栽培 馬鈴薯 亞硫酸氫鈉 腐殖酸 土層 牛糞 節水 氯化鉀 沼氣發酵液 田間管理 管理方便 品種選擇 適時采收 土地整理 土壤表面 土壤基質 有效減少 微量元素 有機物 礦質 疏松 沼渣 種植 播種 改良 發育 汲取 土壤 | ||
1.一種馬鈴薯節水抗旱栽培的栽培方法,包括步驟一,品種選擇;步驟二,土地整理;步驟三,播種栽培;步驟四,田間管理;步驟五,適時采收;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上述步驟一中,品種選擇包括以下步驟:
1)根據自然條件,旱作區選擇外銷型馬鈴薯品種及加工型的高淀粉品種,陰濕區選擇菜用型及高淀粉馬鈴薯品種;
2)確立了適宜種植的品種后,選擇具有本品種特征的薯塊完整、無病蟲害、無傷凍、薯皮潔凈、色澤鮮艷的幼嫩薯作種薯;
其中在上述步驟二中,土地整理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有深厚的土層和疏松的土壤,加入200-360份的豬牛糞、5-12份的氯化鉀、50-68份的沼渣、3-5份的腐殖酸、2-5份的亞硫酸氫鈉和20-64份的沼氣發酵液與土壤表面10-20cm的土層進行混合;
2)將土壤深耕30~33cm,隨后開溝或打塘;
其中在上述步驟三中,播種栽培包括以下步驟:
1)在播種前的1-2天利用殺菌劑稀釋液均勻的噴灑在上述步驟一中所得種薯上;
2)適當的晚播、深播,把種薯播種在適宜深度處,然后做壟,壟面覆土層厚度在10-15cm為宜;
3)用耙子將壟面上的土塊耙細,噴乙草胺或其它除草劑防止雜草生長,用黑色地膜覆蓋1個壟面,并用濕土蓋嚴膜孔;
4)待齊苗時再適時理墑整壟,同時做好排澇防漬;
其中在上述步驟四中,田間管理包括以下步驟:
1)澆水:馬鈴薯澆水應在苗期澆一次過水,開花期澆一次走水;
2)施肥:施肥以種肥為主,追肥為輔,種肥以緩效性為佳,追肥應施速效性肥,且追肥應在現蕾開花培土時或澆水進行;
3)出苗期及時查苗放苗,并重新封好放苗孔,出苗到現蕾保持膜面整潔完好,及時用細濕土封嚴破損處,塊莖膨大期及時揭膜,除草培土,破除板結;
其中在上述步驟五中,在大部分莖葉由綠轉黃,繼而達到枯黃時,進行采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馬鈴薯節水抗旱栽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2)中,開溝或打塘較雨水正常年份加深。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馬鈴薯節水抗旱栽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1)中,若種薯過大可在播種前的3-4天切塊,在陰涼條件下攤晾,且每個切塊不得低于兩個芽眼,重量在30-40g。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馬鈴薯節水抗旱栽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切種時應注意細菌性病特別是環腐病的切具傳染,一旦發現有病薯存在,應及時對切具用高錳酸鉀或高溫消毒,并將帶病薯剔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馬鈴薯節水抗旱栽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1)中,殺菌劑稀釋液為多菌靈+甲霜靈錳鋅的500-800倍稀釋液。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馬鈴薯節水抗旱栽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2)中,邊翻耕整地,邊播種,或直接打塘播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馬鈴薯節水抗旱栽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3)中,地膜的寬度為超過壟面寬度30-40cm為宜。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馬鈴薯節水抗旱栽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3)中,海拔低的地區不宜采用地膜覆蓋,采用劃線打塘種植,嚴禁起壟、平整和鎮壓,提高抗旱能力,出苗后再起壟。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馬鈴薯節水抗旱栽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2)中,種肥包括農家肥(有機肥)、尿素、二銨、過磷酸鈣和硫酸鉀,追肥包括碳銨和硫酸鉀,氮肥、鉀肥80%做種肥,20%做追肥,磷肥應一次性作種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隰縣農業試驗站,未經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隰縣農業試驗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8961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甜菜紙筒育苗移栽復種方法
- 下一篇:一種提高白首烏類黃酮含量的種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