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電纜保護裝置及旋轉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910386935.0 | 申請日: | 2019-05-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4736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宇;張偉勇;徐春濤;曹國強;秦江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海洋工程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11/00 | 分類號: | H02G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達德權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劉杰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纜 保護裝置 旋轉 裝置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電纜保護裝置,用于具有旋轉立柱以及圍繞旋轉立柱設置的旋轉裝置本體的旋轉裝置上,電纜保護裝置包括支撐部和電纜柔性傳送部,其中:支撐部包括移動軌道,移動軌道環(huán)繞設置在旋轉立柱上,電纜柔性傳送部中空設置,電纜柔性傳送部的一端固定設置在移動軌道上,所述電纜柔性傳送部的另一端與旋轉裝置本體固定連接,電纜的一端從所述電纜柔性傳送部的一端穿入,并從所述電纜柔性傳送部的另一端穿出;在旋轉裝置本體的帶動下,所述電纜柔性傳送部的另一端在所述移動軌道上移動。本發(fā)明還公開了一種具有上述電纜保護裝置的旋轉裝置。本發(fā)明的電纜保護裝置,可以有效防止電纜在移動過程中脫落,且可以防止電纜間相互纏繞。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纜保護裝置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電纜保護裝置及旋轉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xiàn)有技術中,應用于養(yǎng)魚場的旋轉裝置通常包括旋轉裝置本體以及圍繞旋轉裝置本體邊緣設置的漁網(wǎng),魚群養(yǎng)殖于漁網(wǎng)圍成的水域之中。旋轉裝置本體可以圍繞設置于旋轉裝置本體中心的旋轉立柱進行旋轉,旋轉裝置本體上連接有多根電纜,電纜的一端與旋轉立柱連接,另一端與旋轉裝置本體連接。電纜隨著旋轉裝置本體的旋轉一起旋轉。旋轉裝置本體的外表面上設置有清潔刷,當旋轉裝置本體圍繞旋轉立柱進行旋轉時,清潔刷可以起清洗漁網(wǎng)的作用,旋轉裝置本體旋轉時也可以用于驅趕魚群以達到聚集魚群或收魚等作用。但是,旋轉裝置的電纜裸露在旋轉裝置的外部,存在潛在風險。
發(fā)明內(nèi)容
為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在旋轉裝置旋轉過程中有效保護電纜的電纜保護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在一個總體方面,提供了一種電纜保護裝置,應用于旋轉裝置上,旋轉裝置包括旋轉立柱以及圍繞旋轉立柱設置的旋轉裝置本體,電纜保護裝置包括支撐部和電纜柔性傳送部,其中:
支撐部包括移動軌道,移動軌道固定設置在旋轉立柱上;
電纜柔性傳送部設置于移動軌道上,且電纜柔性傳送部的第一端固定設置在移動軌道上,與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與旋轉裝置本體固定連接,電纜柔性傳送部具有供電纜穿過的通道;
在旋轉裝置本體繞旋轉立柱轉動時,帶動電纜柔性傳送部的第二端在移動軌道上移動。
優(yōu)選的,移動軌道包括圍繞旋轉立柱設置的底板以及由底板的承載電纜的表面的邊緣向遠離底板的方向延伸的防護欄。
優(yōu)選的,移動軌道包括首尾相連的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第一軌道的寬度大于第二軌道的寬度,述第二軌道的寬度在電纜柔性傳送部的寬度以上。
優(yōu)選的,電纜柔性傳送部的第一端位于第一軌道的一端,且靠近外側的防護欄。
優(yōu)選的,第二軌道的端部設置有導向片,導向片的一端與第二軌道上遠離旋轉立柱的防護欄固定連接,導向片的另一端向遠離旋轉立柱的方向延伸。
優(yōu)選的,電纜柔性傳送部包括多個鏈條,每個鏈條的兩邊與相鄰的鏈條固定連接;鏈條包括多個鏈條節(jié),每個鏈條節(jié)包括相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每個鏈條節(jié)的第一端與上一個鏈條節(jié)的第二端固定連接。
優(yōu)選的,電纜保護裝置還包括電纜固定部,電纜固定部包括電纜固定部本體以及若干電纜夾套,電纜固定部本體上設置有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第二開口的一側與電纜柔性傳送部的另一端固定連接且相連通,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相連通且朝向不同;電纜夾套分為兩組,兩組電纜夾套分別設置在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的內(nèi)壁上。
優(yōu)選的,電纜固定部本體還包括拖帶臂和第三開口,拖帶臂插設于第三開口中,拖帶臂用于與旋轉裝置本體連接,從而通過旋轉裝置本體帶動電纜柔性傳送部的另一端移動。
優(yōu)選的,電纜固定部還包括多個滾動軸,滾動軸依次間隔設置于電纜固定部本體的底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海洋工程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jīng)湖北海洋工程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8693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