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連體3D打印機的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76612.3 | 申請日: | 2019-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103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1 |
| 發明(設計)人: | 陸佳麗;劉陽;施嘉婷;周辰;王逸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幻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64/393 | 分類號: | B29C64/393;B33Y50/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606 上海市松江區光星***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體機 主機 連體 切片文件 讀取 打印信息 管理成本 生產效率 數據傳輸 通信能力 總線技術 總線 控制端 回傳 機加 切片 打印 互聯 分配 通信 協作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連體3D打印機的控制方法,所述多連體3D打印機為主機加多臺分體機的模式,所述主機為控制端,所述分體機為具備通信能力的3D打印機,主機與分體機之間通過總線進行數據傳輸;所述控制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主機先讀取待打印的系列切片文件,并對系列切片進行編號;然后編號分體機,并依次分配編號后的切片文件給不同的分體機;各分體機實時向主機回傳打印信息。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后,通過總線技術實現主機與多連體的通信與協作,實現多臺3D打印機的互聯,主機可同時控制多臺3D打印機同時工作,極大程度上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人力和管理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3D打印機多機協作控制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多連體3D打印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3D打印機也稱三維打印機,是一種累積制造技術,即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機器,它是一種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特殊蠟材、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打印一層層的粘合材料來制造三維的物體。
3D打印帶來了世界性制造業革命,以前是部件設計完全依賴于生產工藝能否實現,而3D打印機的出現,將會顛覆這一生產思路,這使得企業在生產部件的時候不再考慮生產工藝問題,任何復雜形狀的設計均可以通過3D打印機來實現。其無需機械加工或模具,就能直接從計算機圖形數據中生成任何形狀的物體,從而極大地所縮短了產品的生產周期,提高了生產率。
在面對大型作業,例如工業用鍋爐等結構復雜的構件,甚至是大型飛行器這類高精尖技術應用領域時,3D打印機的生產力無法達到工期要求。這時就需要多臺3D 打印機聯合作業。然而,如果只是將每一個3D打印機作為一個個體單獨作業,不但有非常高昂的生產和加工成本,在對機械進行管理使也非常麻煩,這顯然不利于3D打印的工業化生產。
所以,需要設計一種可以操作多臺3D打印機的控制方法,實現在滿足質量要求的前提下加快生產周期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連體3D打印機的控制方法,用以解決現有3D打印機多臺聯動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連體3D打印機的控制方法,所述多連體3D打印機為主機加多臺分體機的模式,所述主機為控制端,所述分體機為具備通信能力的3D打印機,主機與分體機之間通過總線進行數據傳輸;所述控制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Step1:主機讀取待打印的系列切片文件,并對系列切片進行編號;
Step2:編號分體機,并依次分配編號后的切片文件給不同的分體機;
Step3:各分體機實時向主機回傳打印信息。
優選的,上述打印信息包括已打印層數、當前進度百分比、切片模型和打印過程視頻。
優選的,上述切片文件的分配方式可以為順序分配。
優選的,上述切片文件的分配方式可以為隨機分配。
優選的,上述切片文件的分配可以為多臺分體機同時打印一個文件。
一種多連體3D打印機,至少包括一個主機和多個分體機,主機和分體機之間通過總線實現數據傳輸,主機和每個分體機都包括控制程序和存儲器,所述存儲器存儲包括上述控制方法的程序,所述主機和分體機運行存儲器中的程序。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后,通過總線技術實現主機與多連體的通信與協作,實現多臺3D打印機的互聯,主機可同時控制多臺3D打印機同時工作,極大程度上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人力和管理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多連體3D打印機的控制方法實施例的切片文件順序分配方式的流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幻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幻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7661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