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宮腔黏連治療的絲素蛋白水凝膠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74312.1 | 申請日: | 2019-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640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趙應征;魯翠濤;姚情;徐荷林;鄭雅文;蘭清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L31/14 | 分類號: | A61L31/14;A61L31/04;A61L3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宮腔黏連 治療 絲素 蛋白 凝膠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宮腔黏連治療的絲素蛋白水凝膠,該水凝膠主要組分包括絲素蛋白、泊洛沙姆、環二肽、液態氟碳、吲哚箐綠,其中吲哚箐綠具有光熱效應,而液態氟碳在熱能作用下可以迅速轉化為氣體。因此宮腔黏連治療的絲素蛋白水凝膠應用宮腔內原位注射方式給予后,結合應用785nm近紅外光進行宮腔內照射,可以迅速膨脹形成充滿氣孔的彈性三維結構水凝膠,用于宮腔黏連的高效治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宮腔黏連治療的水凝膠,特別涉及宮腔內原位注射的絲素蛋白水凝膠的組成、制備及其用途。
背景技術
宮腔黏連是全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的疾病,目前已成為女性繼發性不孕的第二大病因。宮腔黏連(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是指由于感染或者損傷等因素引起的子宮內膜的基底層破壞,導致宮腔內形成黏連或者纖維疤痕。宮腔黏連從首次由Fritsch報道至今已有120余年。1948年Asherman描述了29例流產或后刮宮發生IUA的病例,并將其定義為“損傷性閉經”的病例,從而引起了人們對該病的重視,將其稱為Asherman綜合征(Asherman’s syndrome,AS syndrome,AS)。目前研究發現宮腔黏連可導致一系列并發癥,如月經異常繼發性不孕、復流產和妊娠并發癥。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宮腔鏡下黏連分離術和應用激素藥物促進子宮內膜組織的再生。然而,這些治療后復發率仍然很高,并且一些藥物副作用不可避免。雖然宮腔鏡下黏連分離術是重新構建子宮解剖結構并且恢復內膜功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手術本身可能會損傷子宮內膜上皮細胞,術后易出現再黏連。防治術后再黏連的方法很多,多數學者傾向于以物理屏障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如放置宮內節育器加用雌激素、放置球囊導尿管、放置各種材質制作的宮腔內裝置、宮腔注射透明質酸膠體、幾丁搪、羊膜移植等治療。其中以宮腔鏡下黏連分離術并輔以放置宮內節育器、雌激素的聯合治療方法為主,但應用效果并不理想,且帶來引起內分泌失調等諸多隱患。因此,防治術后再黏連已成為困擾臨床治療的重要問題。
針對宮腔黏連及其復發,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療技術。雖然已有陰道栓劑、灌洗劑、片劑作為宮腔內制劑應用的報道,但其療效不佳,其主要原因在于現有這些制劑沒有考慮宮腔特殊生理結構特點,導致原位給予的制劑不能迅速膨脹以便支撐起黏連部位,形成穩定的彈性三維結構。此外,由于子宮內膜黏液的快速分泌更新,導致宮腔內治療藥物快速流失,從而無法達到有效的藥物治療濃度。水凝膠是一類具有力學強度、彈性模量的半固體制劑。溫敏型水凝膠聯合原位給藥注射技術為宮腔制劑應用提供良好的基礎。但已有報道的溫敏型水凝膠雖然可以快速成型,但不具備迅速膨脹能力,不能在宮腔里支撐起黏連部位,形成穩定的彈性三維結構。
以上這些因素成為阻礙目前宮腔內制劑在治療宮腔黏連中的瓶頸。
從臨床治療角度出發,宮腔黏連治療的制劑應在原位給藥后迅速膨脹,以便支撐起黏連部位,形成穩定的彈性三維結構,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生物相容性好、原位快速成型、力學強度和彈性等理化參數適宜、子宮內膜親和性高、不受子宮內膜黏液快速沖洗的影響。
目前尚缺乏一種能夠同時滿足以上要求的宮腔內給藥制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宮腔內制劑不能同時滿足宮腔黏連治療所有要求”的瓶頸,提供一種具備迅速膨脹能力的安全高效的彈性水凝膠,為防治宮腔黏連提供最佳的條件。
申請人發現,一些光敏物質可以在光輻射作用下產生熱量,具有光熱效應。而液態氟碳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安全性,可以在熱能作用下可以迅速轉化為氣體。因此申請人通過大量實驗,嘗試將兩者結合,應用于水凝膠中,發揮協同作用,形成熱能感應型迅速膨脹的三維彈性水凝膠,且保證其安全性和持久性符合宮腔黏連治療的需要。
因此,本申請保護的一種用于宮腔黏連治療的宮腔內原位注射的絲素蛋白水凝膠,該水凝膠主要組分包括絲素蛋白、泊洛沙姆、環二肽、液態氟碳、吲哚箐綠和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醫科大學,未經溫州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7431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