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電芯充放電的漣波電流發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72235.6 | 申請日: | 2019-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085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8 |
| 發明(設計)人: | 湯平;楊國;翁開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星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1/28 | 分類號: | G01R1/28;G01R31/392;G01R31/385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樓區京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王美花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電芯充 放電 漣波 電流 發生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電芯測試設備領域的一種基于電芯充放電的漣波電流發生裝置,包括一待測電芯、一波形發生模塊、一電源控制模塊、一電源轉換模塊、一通信模塊以及一計算機;所述波形發生模塊的一端與通信模塊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電源控制模塊連接;所述通信模塊的一端分別與電源控制模塊以及電源轉換模塊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計算機連接;所述電源轉換模塊的一端與電源控制模塊連接,另一端與待測電芯連接;所述待測電芯分別與電源控制模塊以及通信模塊連接。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實現了輸出漣波電流,精確的模擬電芯在實際工況運行過程中電流的動態變化,進而更好的評估電芯的性能以及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芯測試設備領域,特別指一種基于電芯充放電的漣波電流發生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電動汽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電動汽車在能源方面還是面臨著巨大的技術瓶頸,而能源的核心就是電芯及其成組的應用技術。在實際應用中,電動汽車對電芯的動態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電動汽車在啟動、剎車以及加速運行等不同狀態下,電機是動態變化的,會對電芯產生瞬間的大電流沖擊,且需要電芯在充電與放電之間迅速的進行切換,因此需要充放電測試設備對電芯進行檢測。通過采集電動汽車在各種運行狀態下的瞬時電壓、電流、溫度、內阻等數據,來生成一個實時工況數據庫,參照這個工況數據庫來模擬出電機實際的運行情況,以此實現電芯的檢測,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更加方便的采集到各個單體電芯的數據,并能對電芯的性能以及壽命做出評估。
因為電動汽車在實際工況運行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干擾,比如電子器件或其他電磁設備產生的漣波電流會通過線纜傳導進入電芯中,當漣波電流比較大時會嚴重影響電芯的壽命。然而,傳統的電芯充放電測試設備只能輸出恒定的電流,無法精確的模擬實際工況對電池壽命的影響。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基于電芯充放電的漣波電流發生裝置,精確的模擬電芯在實際工況運行過程中的動態變化進而更好的評估電芯的性能以及壽命,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基于電芯充放電的漣波電流發生裝置,實現輸出漣波電流,精確的模擬電芯在實際工況運行過程中電流的動態變化,進而更好的評估電芯的性能以及壽命。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基于電芯充放電的漣波電流發生裝置,包括一待測電芯,還包括一波形發生模塊、一電源控制模塊、一電源轉換模塊、一通信模塊以及一計算機;所述波形發生模塊的一端與通信模塊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電源控制模塊連接;所述通信模塊的一端與電源控制模塊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計算機連接;所述電源轉換模塊的一端與電源控制模塊連接,另一端與待測電芯連接;所述待測電芯分別與電源控制模塊以及通信模塊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波形發生模塊包括一直接數字式頻率合成器以及一數字模擬轉換器;所述直接數字式頻率合成器的輸入端與通信模塊連接,輸出端與所述數字模擬轉換器連接;所述數字模擬轉換器與電源控制模塊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電源控制模塊包括一模擬控制器、一脈沖寬度調制器以及一隔離驅動電路;所述模擬控制器的輸入端分別與波形發生模塊、待測電芯以及通信模塊連接,輸出端與所述脈沖寬度調制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隔離驅動電路的一端與脈沖寬度調制器的輸出端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電源轉換模塊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電源轉換模塊包括一DC-DC轉換器以及一AC-DC轉換器;所述DC-DC轉換器分別與AC-DC轉換器、電源控制模塊以及待測電芯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DC-DC轉換器為雙向DC-DC轉換器。
進一步地,所述通信模塊至少包括以太網接口以及CAN總線通信接口。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通過所述波形發生模塊產生特定的電流的模擬量波形,所述電源控制模塊依據輸入的模擬量波形輸出相對應的控制信號驅動電源轉換模塊,實現所述電源轉換模塊輸出漣波電流,精確的模擬電芯在實際工況運行過程中電流的動態變化,進而更好的評估電芯的性能以及壽命。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星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福建星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7223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