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卡鉗體澆鑄造型下芯框制作工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71384.0 | 申請日: | 2019-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401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徐紅勝;趙景洪;柯善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石東貝鑄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10 | 分類號: | B22C9/10;B29C70/30;B29C70/54 |
| 代理公司: | 黃石市三益專利商標事務所 42109 | 代理人: | 王端英 |
| 地址: | 435000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卡鉗 澆鑄 造型 下芯框 制作 工藝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卡鉗體澆鑄造型下芯框制作工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翻制石膏母模,第二步,翻制塑料模,完成后,根據產品結構在對應位置增設吸氣孔,以保證下芯過程平穩;對環氧樹脂下芯框塑料模進行試模,檢驗生產現場是否可以正常使用;本發明翻制出來的環氧樹脂下芯框塑料模表面精度高,質量好,堅固耐用,推廣利用價值極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鑄造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卡鉗體澆鑄造型下芯框制作工藝方法。
背景技術
下芯機上的下芯框是用于在型腔中精確放置砂芯,只有通過精確的模型設備 (包括下芯框 ) 才能完全利用造型機進行操作的緊公差,其中下芯框的精確度直接影響著鑄件的表面質量及尺寸準確度。下芯工藝過去一直由人工下芯操作,現在改進為機械自動下芯,對應的模具需配備自動下芯框,因此翻制精準的下芯框就成為其中的關鍵。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造型機下芯框制作的工藝方法,該方法制作出來的下芯框精度高,韌性好,牢固耐用,十分有利于機械化自動下芯操作。
本發明的具體方案是:一種卡鉗體澆鑄造型下芯框制作工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翻制石膏母模,具體為以下步驟:
1-1、將模具的正壓板澆注系統移除作為外模,模具表面清理干凈后涂抹一層潤滑油或綠色防銹劑,以利于脫模;
1-2、將鋁制下芯框架與外模用定位銷棒定位,夾緊卡具固定,四周縫隙用脫模劑或黃油勾縫填補,防止石膏漿滲漏;
1-3、調配石膏漿,使用量根據模具下芯框所需要石膏漿的用量,以倒入下芯框平為準:石膏粉與水按1:1~1:1.3,應先加入水再放入石膏粉攪拌,在攪拌過程中慢慢趕出氣泡,并把大的石膏塊捏碎,攪拌至石膏漿細膩無大顆粒;將均勻攪拌的石膏漿倒入鋁制下芯框里充填完全,靜置5~6小時以上,得到下芯框石膏母模;
1-4、分離下芯框石膏母模及外模,分離時四周輕敲鋁制下芯框,取出定位銷棒,用吊環鎖在鋁制下芯框的拉緊螺孔內將鋁制下芯框緩慢抬起,取出后的下芯框石膏母模陰干5小時以上,同時恢復翻制的模具上的配件和澆注系統,避免模具銹蝕而影響模具的正常生產;
第二步,翻制塑料模,具體為以下步驟:
2-1、翻制出的下芯框石膏母模晾干后插入對應砂芯,并在砂芯四周放置金屬塊增加耐磨性,根據產品的結構及模具補砂塊的設計,調配粘稠石膏漿進行修補,以避免翻制的下芯框發生擠砂情況;
2-2、在下芯框石膏母模表面涂抹一層潤滑油或綠色防銹劑,以利于脫模,將另一塊鋁制下芯框對夾,定位銷棒定位同時夾緊卡具合緊;
2-3、調配固化環氧樹脂:固化劑體積占比為17%~30%,分3次調配,加入稀釋劑10~20%增加環氧樹脂的流動性,單次調配量為單次充分混合攪拌的量;
2-4、將步驟2-3中調配好的環氧樹脂緩慢均勻的倒入下芯框石膏母模表層7~10mm厚度,用刮板涂抹均勻形成殼模,靜置于環境溫度室溫下陰涼處,避免直接暴曬,0.5~1小時后覆蓋一層玻璃纖維布,以提高環氧樹脂塑料模的強度和韌性,每涂刷一層環氧樹脂覆蓋一層玻璃纖維布,分3次倒入環氧樹脂覆蓋兩層玻璃纖維布,直至環氧樹脂倒入鋁下芯框高度至4/5處,澆注工序完成后放置10小時以上才可進行脫模;
2-5、移除定位銷棒,緩慢分離兩塊對夾的下芯框,將環氧樹脂塑料模上的砂芯去除后拋光處理,后期將發泡后多余的環氧樹脂清理平整;
2-6、根據產品結構在對應位置增設吸氣孔,以保證下芯過程平穩;
2-7、對環氧樹脂下芯框塑料模進行試模,檢驗生產現場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本發明中所述稀釋劑是由甲苯或丙酮材料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石東貝鑄造有限公司,未經黃石東貝鑄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7138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