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川西闊葉次生林水源涵養功能的改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69846.5 | 申請日: | 2019-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222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世榮;劉興良;繆寧;馮秋紅;孫鵬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23/00 | 分類號: | A01G23/00;A01G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陳娟 |
| 地址: | 1000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闊葉 次生林 水源 涵養 功能 改造 方法 | ||
1.一種提高川西闊葉次生林水源涵養功能的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類型劃分;2)喬木樹分級;3)劃分后的林分改造,根據調查結果,確認伐林的林窗大小、林窗數量、最佳組合與布局;4)補植撫育、調整,帶狀、塊狀,確定并標記疏伐對象;5)保留幼苗;
所述步驟1)中類型劃分包括:在6~10月對林分的生長情況、林分結構、地表環境狀況進行調查和評估,按喬木層的郁閉度劃分為三個改造類型:
I型林分,郁閉度大于等于0.7;
II型林分,郁閉度小于0.7且大于等于0.4;
III型林分,郁閉度小于0.4;
所述I型林分采用下列方法改造:
1)按“五砍五留”的選木原則,伐除II級、III級、IV級的成過熟木、霸王木、分叉木、彎曲木、折損木、病蟲害木、衰弱木,并對紅樺大樹進行環割,促進其死亡速率,環割比例在10-20%之間;
2)撫育:割除遮壓目的樹種的灌木以及與目的樹種爭水、肥的雜草,并將影響樹木生長的枝條、死枝、枯枝和病蟲害危害較重的枝條切除;
3)撫育調整后保留2400-3600株/hm2幼苗幼樹,林分郁閉度不低于0.6;其中所述步驟2)中喬木樹分級為:共分為4級,I級木為干形良好,生長活力強的林木;II級木為干形較差或長勢較弱的林木;III級木為空腐木、出現衰敗或部分死亡的林木;IV級為嚴重影響目的樹種幼苗幼樹生長的林木;
所述II型林分采用下列方法改造:1)伐除嚴重影響目的樹種正向演替和生長的I、II級木,撫育疏伐后郁閉度不能小于0.5;2)伐除II級、III級、IV級的成過熟木、霸王木、分叉木、彎曲木、折損木、病蟲害木、衰弱木;3)對于小徑級的清除植物,分散平鋪于林地,以不影響幼苗幼樹生長為準,對胸徑大于10cm以上的清除林木,按用材林標準進行超材,集中堆放或運出林地;4)保留幼苗幼樹,保留有經濟價值的中小徑木、幼苗、幼樹,并引進岷江冷杉、云杉,以形成復層針闊混交林,加快演替進程;
所述III型林分采用下列方法改造:1)對于局部不均勻的次生林,將其中較稀疏,且生長不良的地段進行帶狀皆伐,采伐帶寬度一般為林分平均高的1~2倍,引進種植岷江冷杉、云杉較耐蔭樹種,按0.4m×0.4m×0.3m的規格挖穴,表土和心土分別堆放,先以表土填穴,然后以心土覆在穴面,造林密度為1500-3000棵/公頃;2)將林分清除雜灌、草本、枯落物等均勻分散在林地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未經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984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