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滅弧短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69380.9 | 申請日: | 2019-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899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姚旭;郭成蛟;肖安全;王銳;丁宇潔;李林;孫永鍵;袁奔;蔣德美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9/30 | 分類號: | H01H9/30;H01H9/3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拓荒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54 | 代理人: | 鄒廣春 |
| 地址: | 550002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滅弧短接器 | ||
1.一種滅弧短接器,包括外殼(1)、開關蓋(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移動電極(8),所述外殼(1)內部平行間隔固定設置有擋板a(7)、擋板b(6)、擋板c(5);
所述移動電極(8)穿過擋板b(6)中部開有的圓孔,所述移動電極(8)一端的中心固定有圓桿,所述圓桿穿過擋板a(7)中部開有的圓孔,且所述移動電極(8)的一端與擋板a(7)之間的圓桿上設置有彈簧,所述移動電極(8)的另一端固定有動觸點(11),所述擋板c(5)靠近擋板b(6)的一側固定有靜觸點(12),所述靜觸點(12)連接有接線端子;所述移動電極(8)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電極片(10),且兩片電極片(10)在外殼(1)底部內壁連成一個整體,并固定于外殼(1)底部內壁,所述兩片電極片(10)在外殼(1)底部內壁連成的整體連接有接線端子;
所述外殼(1)的一側設置有閉合開關(4)和分離開關(3),所述分離開關(3)用于控制移動電極(8)的移動以便使得動觸點(11)和靜觸點(12)實現分離,所述閉合開關(4)用于控制分離開關(3)進而使得移動電極(8)移動實現動觸點(11)和靜觸點(12)閉合;
所述開關蓋(2)扣在外殼(1)上部,且所述開關蓋(2)的內部插接有若干滅弧柵片(9);
所述外殼(1)一側開有橫向滑槽(18)和縱向滑槽(17),所述閉合開關(4)包括鎖緊件(15)、凸臺(16)、撥桿a,所述鎖緊件(15)包括連為一體的弧形鎖緊段、楔形下壓段和支桿,所述凸臺(16)固定于外殼(1)內壁上,所述支桿穿過凸臺(16)中部開有的圓孔,所述支桿的一端固定有撥桿a,所述撥桿a穿過殼體(1)側壁上開有的縱向滑槽(17),所述支桿上設置有凸起,且所述支桿的凸起與凸臺(16)之間套設有彈簧;
所述分離開關(3)為撥桿b,所述撥桿b穿過外殼(1)側壁上開有的橫向滑槽(18),且所述撥桿b的一端連接于移動電極(8);
在撥桿b在橫向滑槽(18)中移動時,撥桿b對所述鎖緊件(15)形成下壓,鎖緊件(15)整體沿支桿軸向向下移動,撥桿b移動到弧形鎖緊段處時,在支桿的凸起與凸臺之間的彈簧的作用下卡住撥桿b實現動觸點和靜觸點的分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滅弧短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蓋(2)扣在外殼(1)上部時,滅弧柵片(9)覆蓋在動觸點(11)和靜觸點(12)的上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滅弧短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1)的兩端分別從接線端子接出導線a(13)、導線b(14),所述導線a(13)和導線b(14)的另一端分別設置有線夾。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滅弧短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滅弧柵片(9)的數量至少為8-15片。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滅弧短接器,其特征在于:相鄰兩片所述滅弧柵片(9)之間的距離為0.5mm-2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9380.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