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BIM模型的數字化橋梁施工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68902.3 | 申請日: | 2019-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968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6 |
| 發明(設計)人: | 孫輝;陳孝強;王建軍;杜海龍;馬文安;林廣泰;程振庭;王偉寧;羅偉;陸進;李雍友;蔣嚴波;鄧李堅;吳剛剛;楊茗欽;唐雁云;歐晨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路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3 | 分類號: | G06F30/13;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譚連香 |
| 地址: | 530011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bim 模型 數字化 橋梁 施工 系統 | ||
1.一種基于BIM模型的數字化橋梁施工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建立模塊(1)、信息共享平臺(3)、工程操作終端(4)及施工信息顯示終端(5),
所述模型建立模塊(1)包括BIM模型建立子模塊(11)及板件分解子模塊(12),所述BIM模型建立子模塊(11)用于通過建模軟件對橋梁的BIM三維模型進行等比例編輯建立,并且能夠建立橋梁周邊地形模型及將BIM三維模型劃分為多個板件模型;所述板件分解子模塊(12)用于將所述板件模型按照加工工藝要求分解為多個零件模型;
所述信息共享平臺(3)通過數據庫服務器(31)與所述模型建立模塊(1)進行數據的傳輸,并用于所述BIM模型建立子模塊(11)與所述板件分解子模塊(12)的結合,以生成三維仿真橋梁模型;
所述工程操作終端(4)包括零件制作方案模塊(41)、零件成型模塊(42)、拼裝仿真模塊(43)及誤差檢查模塊(44),
所述零件制作方案模塊(41)包括虛擬零件生成子模塊(411)、加工工藝導入子模塊(412)及排布優化子模塊(413),所述虛擬零件生成子模塊(411)用于將所述板件分解子模塊(12)的零件模型轉換為二維零件圖形,并能夠將所述二維零件圖形進行批量導出;所述加工工藝導入子模塊(412)用于所述虛擬零件生成子模塊(411)中二維零件圖形的工藝標注,并通過所述板件分解子模塊(12)導入至所述信息共享平臺(3)對應的零件模型中;所述排布優化子模塊(413)通過所述BIM模型建立子模塊(11)、所述虛擬零件生成子模塊(411)及所述加工工藝導入子模塊(412)的數據,將獲得的所述板件模型的尺寸、所述二維零件圖形的尺寸及零件的工藝信息通過NGSA算法獲得零件的排布方案,所述排布優化子模塊(413)的排布方案能夠發送到所述信息共享平臺(3)對應的板件模型中;
所述零件成型模塊(42)用于所述排布優化子模塊(413)中排布方案的獲取,并根據所獲取的方案進行零件的制作,并將制得的零件扭曲成型;
所述零件成型模塊(42)包括板件切割子模塊(421)及零件制作子模塊(422),所述板件切割子模塊(421)用于獲取所述排布優化子模塊(413)的數據,所述板件切割子模塊(421)能夠將排布方案轉化為離散數字信息代碼,通過離散數字信息代碼進行板件的自動化加工,并將加工后的板件切割成零件;所述零件制作子模塊(422)用于胎架的控制,并能夠將所述板件切割子模塊(421)的零件扭曲成型;
所述拼裝仿真模塊(43)用于將所述板件分解子模塊(12)中零件模型及所述BIM模型建立子模塊(11)中板件模型與地形模型通過仿真軟件模擬零件模型拼裝的過程,并能夠將確定后的拼裝方案作用在所述信息共享平臺(3)對應的板件模型中;
所述誤差檢查模塊(44)用于板件節段拼裝后的誤差檢查,所述誤差檢查模塊(44)采用激光雷達掃描節段拼裝后的板件,并將激光雷達掃描獲得的數據與所述BIM模型建立子模塊(11)進行比較匹配,以獲得加工誤差;
所述施工信息顯示終端(5)包括加工工藝信息顯示模塊(51)及拼裝信息顯示模塊(52),所述加工工藝信息顯示模塊(51)用于通過在所述信息共享平臺(3)的零件模型中獲得所述加工工藝導入子模塊(412)對應零件模型的加工工藝信息;所述拼裝信息顯示模塊(52)用于在所述信息共享平臺(3)中對所述拼裝仿真模塊(43)數據及所述BIM模型建立子模塊(11)數據的獲取,并能夠將所述拼裝仿真模塊(43)的仿真過程轉化為動畫視頻格式;
所述施工信息顯示終端(5)還包括拼裝虛擬模塊(53),所述拼裝虛擬模塊(53)包括虛擬場景子模塊(531)及虛擬拼裝操作子模塊(532),所述虛擬場景子模塊(531)用于通過所述板件分解子模塊(12)及所述拼裝仿真模塊(43)的數據,對所述板件分解子模塊(12)的每一所述零件模型及所述BIM模型建立子模塊(11)中的板件模型采用虛擬軟件建立橋梁虛擬場景及拼裝過程虛擬視頻;所述虛擬拼裝操作子模塊(532)用于在所述虛擬場景子模塊(531)中通過VR穿戴設備真實模擬拼裝的操作;
還包括工藝要求獲取模塊(21),所述工藝要求獲取模塊(21)用于工藝規范標準相關文檔的錄入,并儲存至所述數據庫服務器(31)中;所述加工工藝導入子模塊(412)能夠將所述板件分解子模塊(12)零件模型及所述BIM模型建立子模塊(11)中板件模型與地形模型的數據與所述工藝要求獲取模塊(21)的數據進行分析匹配,以獲得與零件模型相關的工藝標準信息,并將零件模型相關的工藝標準信息發送到所述信息共享平臺(3)對應的零件模型中;
還包括施工安全信息獲取模塊(23),所述施工安全信息獲取模塊(23)用于通過文檔的方式將施工安全的資料進行錄入,并儲存在所述數據庫服務器(31);所述施工信息顯示終端(5)還包括施工安全信息顯示模塊(55),所述施工安全信息顯示模塊(55)用于通過查找算法在所述施工安全信息獲取模塊(23)中獲取與所述加工工藝導入子模塊(412)及所述零件成型模塊(42)中零件加工、零件拼裝及板件拼裝相關的施工安全信息,并作用在所述信息共享平臺(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路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廣西路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890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PFC的巖石裂隙擴展模擬方法
- 下一篇:一種流場表征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