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針對硅通孔漏電故障的綁定后硅通孔測試結構及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910368166.1 | 申請日: | 2019-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581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俞洋;楊智明;徐康康;彭喜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2 | 分類號: | G01R31/0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于歌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硅通孔 測試結構 漏電故障 綁定 環(huán)形振蕩器 測量 傳統(tǒng)的 集成電路測試 測試成本 測試電路 輸出信號 誤差影響 診斷結果 漏電 故障點 檢測 測試 敏感 | ||
1.一種針對硅通孔漏電故障的綁定后硅通孔測試結構,包括基于環(huán)形振蕩器的硅通孔測試電路,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用于降低環(huán)形振蕩器的頻率的RC電路。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針對硅通孔漏電故障的綁定后硅通孔測試結構,其特征在于,基于環(huán)形振蕩器的硅通孔測試電路包括:選擇器MUX1、選擇器MUX2、反相器G1、反相器G2、反相器G3、與門電路和計數(shù)器;
選擇器MUX2的信號輸出端連接1號硅通孔的一端,1號硅通孔的另一端連接反相器G1的信號輸入端,反相器G1的信號輸出端連接反相器G2的信號輸入端,反相器G2的信號輸出端連接反相器G3的信號輸入端,反相器G3的信號輸出端連接選擇器MUX1的測試信號輸入端,選擇器MUX1的信號輸出端連接2號硅通孔的一端,2號硅通孔的另一端連接選擇器MUX2的測試信號輸入端,
與門電路用于將2號硅通孔的另一端的輸出信號與高電平脈沖信號相與,
計數(shù)器用于記錄與門電路輸出信號的數(shù)值。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針對硅通孔漏電故障的綁定后硅通孔測試結構,其特征在于,RC電路包括:電容C、電阻R1和電阻R2;
電阻R1和電阻R2串聯(lián)在反相器G1和反相器G2之間的通路上,
電容C并聯(lián)在反相器G2與電阻R1形成的串聯(lián)電路的兩端。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針對硅通孔漏電故障的綁定后硅通孔測試結構,其特征在于,2號硅通孔的另一端同時還連接與門電路的一個信號輸入端。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針對硅通孔漏電故障的綁定后硅通孔測試結構,其特征在于,與門電路的信號輸出端連接計數(shù)器的信號輸入端。
6.一種針對硅通孔漏電故障的綁定后硅通孔測試方法,該方法通過基于環(huán)形振蕩器的硅通孔測試電路實現(xiàn),該硅通孔測試電路包括:選擇器MUX1、選擇器MUX2、反相器G1、反相器G2、反相器G3、與門電路和計數(shù)器;
選擇器MUX2的信號輸出端連接1號硅通孔的一端,1號硅通孔的另一端連接反相器G1的信號輸入端,反相器G1的信號輸出端連接反相器G2的信號輸入端,反相器G2的信號輸出端連接反相器G3的信號輸入端,反相器G3的信號輸出端連接選擇器MUX1的測試信號輸入端,選擇器MUX1的信號輸出端連接2號硅通孔的一端,2號硅通孔的另一端連接選擇器MUX2的測試信號輸入端,與門電路用于將2號硅通孔的另一端的輸出信號與高電平脈沖信號相與,計數(shù)器用于記錄與門電路輸出信號的數(shù)值;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為:
利用RC電路降低環(huán)形振蕩器的頻率,
采集高電平脈沖信號持續(xù)期間內(nèi)計數(shù)器的記數(shù)值k,并通過一下公式獲得環(huán)形振蕩器的周期T:
T=t/k
其中,t表示高電平脈沖信號的持續(xù)時間,
判斷T與兩個硅通孔無故障時的周期是否一致,是則表示兩個硅通孔均無故障,否則表示兩個硅通孔中至少一個存在漏電故障。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針對硅通孔漏電故障的綁定后硅通孔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RC電路包括:電容C、電阻R1和電阻R2;
電阻R1和電阻R2串聯(lián)在反相器G1和反相器G2之間的通路上,
電容C并聯(lián)在反相器G2與電阻R1形成的串聯(lián)電路的兩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未經(jīng)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816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