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虎紋蛙養殖的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910367762.8 | 申請日: | 2019-05-05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070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7 |
發明(設計)人: | 丁國驊;馬力;陳靜怡;李銀蝶;朱城;林植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麗水學院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陽光惠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鄧宇 |
地址: | 323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虎紋蛙 養殖 方法 | ||
一種虎紋蛙養殖的方法,屬于虎紋蛙人工繁育技術領域。為了解決高效培育虎紋蛙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虎紋蛙養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剛孵化的虎紋蛙蝌蚪,置于裝有曝氣水的不透光飼養箱中,水溫28~30℃下飼養;2)蝌蚪飼養期間,每日持續24h用峰值波長為527nm、半波寬為65nm的LED綠光照射,培養至變態完成。本發明可用于高效繁育優質幼蛙。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虎紋蛙人工繁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虎紋蛙養殖的方法。
背景技術
虎紋蛙,屬兩棲綱,無尾目,蛙科,蛙屬,是一種肉質好、營養價值高以及養殖效益好的品種,受到眾多消費者的喜愛,分布于中國南部、泰國、緬甸。我國的滬、湘、瓊、桂、閩、粵、贛、浙、蘇等省區均有虎紋蛙野生種群的記錄。但是,由于棲息地的破壞及濫捕濫捉,自然界中虎紋蛙的數量逐漸減少,已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虎紋蛙的人工養殖在南方部分地區得到了較快發展。大部分養殖戶通常是將收集到的多窩虎紋蛙蝌蚪放置于室外水塘內進行人工養殖,接受自然光照射,這些因素會影響虎紋蛙蝌蚪的變態率,延長變態時間。此外,虎紋蛙的人工養殖至今沒有一個標準,缺乏人工選育的優良品種,特別是高效地產出優質幼蛙存在一定的困難,這將影響虎紋蛙后續的繁育工作及其市場經濟效益。因此,本文提出一種虎紋蛙養殖的方法。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高效培育虎紋蛙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虎紋蛙養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剛孵化的虎紋蛙蝌蚪,置于裝有曝氣水的不透光飼養箱中,水溫28~30℃下飼養;
2)蝌蚪飼養期間,每日持續24h單色LED綠光照射,培養至變態完成。
進一步地限定,步驟1)所述虎紋蛙蝌蚪在水中的飼養密度為:每升水中蝌蚪數量2~3尾。
進一步地限定,步驟1)所述曝氣水中氧氣含量為6.47~6.62ppm;pH為6.8~7.0;電導率為63.1~63.9μS/cm;氯含量小于0.3mg/L。
進一步地限定,步驟1)所述水溫為29℃。
進一步地限定,步驟2)所述LED綠光,峰值波長為527nm、半波寬為65nm。
進一步地限定,步驟2)所述綠光照射的光強為1200~1600lux。
有益效果
光色影響蝌蚪的生長,攝食,生長代謝以及內分泌生命活動,光色對動物的影響還具有種屬特異性。在自然界中,動物機體新陳代謝所需的紫外線來自波長為280~320nm的太陽光,這一波段的光線具有很強的生理保健作用,由于太陽光中可見光的波長不同,光色對蝌蚪的生長、攝食、生長代謝以及內分泌生命活動的影響也不同。本發明通控制光波長,確定了綠光具有促進虎紋蛙蝌蚪頭長、頭寬、體重、體長等指標增長的效果。
本發明所述的促進虎紋蛙生長發育的方法,設計合理,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控制蝌蚪飼養密度,每升水中蝌蚪數量不超過3尾,既減少蝌蚪之間相互蠶食以提高其成活率和變態率,又可提高蝌蚪變態的同步性。
2)確定了28~30℃是虎紋蛙蝌蚪飼養的適宜水溫范圍,既縮減蝌蚪的變態時間,又提高蝌蚪的變態率。
3)已有研究報道不同波長的光對林蛙蝌蚪生長發育及變態的有所影響。其試驗間隔性選擇了紅光、橙光、藍光3種不同波長的光,試驗表明,蝌蚪的生長速度紅光照組高于藍光和橙光照射組。本發明通過實驗確定了綠色LED光源能顯著提高頭長、頭寬、體長、體重、后腿肌肉質量等指標。
附圖說明
圖1是不同光色下虎紋蛙蝌蚪頭長圖;
圖2是不同光色下虎紋蛙蝌蚪頭寬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麗水學院,未經麗水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776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