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注劑筒及井下節流器潤滑降阻打撈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67756.2 | 申請日: | 2019-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736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旭梅;張安康;王效明;胡相君;趙鵬玉;白小佩;巨亞鋒;張家富;王嘉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N13/02 | 分類號: | F16N13/02;F16N37/00;E21B3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高云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打撈 注劑筒 節流器 井下節流器 鋼絲 潤滑劑 降阻 成功率 推桿 下節流器 永久變形 儲油筒 配重塊 氣田井 上接頭 下接頭 油管壁 井筒 單井 加注 減小 膠筒 解封 井下 起出 投放 釋放 | ||
本發明屬于氣田井下節流器打撈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注劑筒及井下節流器潤滑降阻打撈方法。本發明通過給注劑筒加注潤滑劑、投放注劑筒、釋放潤滑劑、起出注劑筒和打撈井下節流器五個步驟,通過鋼絲將具有上接頭、儲油筒、下接頭、推桿和配重塊的注劑筒下入井下,能夠在減小鋼絲打撈節流器中解封不完全或永久變形的膠筒與油管壁之間的摩擦力的情況下,使鋼絲有限的拉力將節流器提出井筒,提高了節流器打撈成功率。本發明提高了節流器打撈成功率,減少了單井節流器打撈時間,節省了工時。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氣田井下節流器打撈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注劑筒及井下節流器潤滑降阻打撈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技術中氣田井下節流器打撈主要采用鋼絲作業。因井下節流器自身原因及井況影響,部分井打撈失敗,對氣井生產維護帶來很大影響。通過對井下節流器打撈工具及工藝分析認為,卡瓦式節流器的關鍵部件是膠筒,由于膠筒硬度大,高溫環境下長期工作永久變形或機構卡死難復位,上提時膠筒沿管壁的摩擦力較大是造成井下節流器上行困難的主要因素。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注劑筒及井下節流器潤滑降阻打撈方法,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省時、打撈成功率高的井下節流器潤滑降阻打撈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注劑筒,包括
上接頭,
儲油筒,儲油筒的一端與上接頭的底端連接;
下接頭,下接頭是具有中空腔體的柱體,下接頭的一端與儲油筒的另一端連接;
推桿,推桿連接在下接頭的中空腔體內,推桿的一端延伸至下接頭外。
還包括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設置在推桿與下接頭之間。
還包括配重塊,配重塊與推桿延伸至下接頭外的一端連接。
所述的儲油筒與下接頭是通過螺紋可拆卸連接。
所述的下接頭至少由上下兩段圓柱體組成,所述的上段圓柱體的外徑小于下段圓柱體的外徑,上段圓柱體的外徑與儲油筒的內徑匹配,下段圓柱體的外徑與儲油筒的外徑相同,下接頭通過上段圓柱體與儲油筒內側壁可拆卸連接。
所述的推桿與配重塊是通過螺紋可拆卸連接。
所述的上接頭與儲油筒是通過螺紋可拆卸連接。
所述的上接頭的頂端連接有環扣。
一種井下節流器潤滑降阻打撈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給注劑筒加注潤滑劑
將待投放的注劑筒內加注潤滑劑;
步驟二:投放注劑筒
將步驟一加注有潤滑劑的注劑筒通過提放件下至油管內井下節流器上部;
步驟三:釋放潤滑劑
推開步驟二中下至井下節流器上部的注劑筒底部的推桿,使注劑筒內的潤滑劑加注在井下節流器與油管的管壁之間;
步驟四:起出注劑筒
將步驟三釋放完潤滑劑的注劑筒起出;
步驟五:打撈井下節流器
步驟四完成后,下入打撈工具,將井下節流器打撈出油管。
所述的步驟二中的提放件是鋼絲。
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775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鋼絲繩加油裝置
- 下一篇:一種萬向旋轉機械保護軟性屏隔離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