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面向能源互聯網的分布式儲能分層調控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67582.X | 申請日: | 2019-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100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0 |
| 發明(設計)人: | 吳鳴;孫麗敬;熊雄;徐毅虎;寇凌峰;季宇;李俊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10 | 分類號: | G06F17/10;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國文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面向 能源 互聯網 分布式 分層 調控 方法 裝置 | ||
1.一種面向能源互聯網的分布式儲能分層調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以分布式儲能分層調控模型的最小損失功率為目標獲取區域內最優儲能系統輸出功率;
根據所述區域內最優儲能系統輸出功率調控區域內儲能系統。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分布式儲能分層調控模型的最小損失功率為目標獲取區域內最優儲能系統輸出功率,包括:
通過求解分布式儲能分層調控模型的損失功率優化目標函數,獲取所述區域內最優儲能系統輸出功率,其中,所述分布式儲能分層調控模型的損失功率優化目標函數為:
minfδ=α1f+α2fΔ
上式中,fδ為分布式儲能分層調控模型的損失功率,f為區域內儲能系統失電功率,α1為區域內儲能系統失電功率的權重系數,fΔ為區域間交互功率和,α2為區域間交互功率和的權重系數。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式確定所述區域內儲能系統失電功率f:
上式中,f1為區域內儲能系統負荷失電功率,f2為區域內儲能系統分布式能源損失功率,m為儲能系統的個數,為區域內第j個儲能輸出功率,為典型日場景單位時間需求負荷與實際負荷的差值,H1為1天內典型日場景缺負荷量的時間,為極端場景單位時間需求負荷與實際負荷的差值,H2為1天內極端日場景缺負荷量的時間,為典型日場景單位時間分布式能源損失量,H3為1天內典型日場景分布式能源損失時間,為極端場景單位時間分布式能源損失量,H4為1天內極端日場景分布式能源損失時間,H1+H2+H3+H4為1天內典型日場景和極端場景下缺失電量總時間和,且H1+H2+H3+H4≤24;
按下式計算所述局域間交互功率和fΔ:
上式中,T為調控周期,k為能源互聯網中區域總數,n為用電狀態類型數,包含谷時、平時、峰時、尖峰時段4種狀態,Pzi,t為t時刻第i個區域向其他區域的輸出功率。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式計算所述典型日場景單位時間缺負荷量所述極端場景單位時間缺負荷量所述典型日場景單位時間分布式能源損失量和所述極端場景單位時間分布式能源損失量
上式中,P*為典型日場景缺儲能系統功率輸出,為典型日場景單位時間負荷需求,為極端日場景單位時間負荷需求,為典型日場景單位時間分布式電源功率輸出,為極端日場景單位時間分布式電源功率輸出。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時刻第i個區域向其他區域的輸出功率Pzi,t滿足下述約束條件:
上式中,Pb,i,t為第i個區域在t時的分布式電源功率輸出和,Pd,i,t為第i個區域在t時的功率需求和,為第i個區域中第j個儲能系統在t時的輸出功率,m為儲能系統的個數。
6.一種面向能源互聯網的分布式儲能分層調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
獲取模塊,用于以分布式儲能分層調控模型的最小損失功率為目標獲取區域內最優儲能系統輸出功率;
調控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區域內最優儲能系統輸出功率調控區域內儲能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未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7582.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