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配電自動化終端智能檢測儀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67469.1 | 申請日: | 2019-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211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0 |
| 發明(設計)人: | 邊文浩;劉松;莊雷明;咸會增;謝辰璐;高秀真;孫崇高;鞠鵬;李兩桓;王俊山;岳雅晴;高楊;李超;徐鋮;薛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臨沂供電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H02B3/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郭繼艷;董寶錁 |
| 地址: | 276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測試源 航插 配電自動化終端 電池管理模塊 電流輸出端口 電壓輸出端口 模擬斷路器 智能檢測儀 逆變器 遙信 電池 配電網 無線路由器 電池連接 檢測設備 配電終端 主體結構 輸出 輸出端 右側面 左側面 檢測 檢修 體內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配電自動化終端智能檢測儀,其屬于檢測設備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傳統配電終端檢測存在的流程繁瑣、檢修時間長的缺陷。其主體結構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設有無線路由器、電池管理模塊、電池、繼保測試源和逆變器,所述電池管理模塊分別與繼保測試源和電池連接,所述逆變器分別與電池和繼保測試源連接;所述箱體的右側面設有遙信輸出、電流輸出端口和電壓輸出端口,左側面設有省網航插和國網航插,所述繼保測試源的輸出端分別與遙信輸出、電流輸出端口和電壓輸出端口連接,所述省網航插分別與繼保測試源和模擬斷路器連接,所述國網航插分別與繼保測試源和模擬斷路器連接。本發明主要用于檢測配電網。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檢測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配電自動化終端智能檢測儀。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配電終端設備的大范圍應用,我們步入了“智能配網”的新時代,現在的配電網可以輕松實現故障區間判定、故障隔離和恢復供電的功能,但是第一批投入的智能配電終端設備已有六年左右,并且配電終端還在不斷增加,配電終端故障率逐年增高,一旦終端出現問題,就可能造成停電范圍擴大、故障自愈失敗,直接影響了供電可靠性和優質服務水平。為此需要開展配電終端定期檢修工作,但是傳統的檢測方式存在以下問題:1、終端檢測時必須在停電時才能與一次設備配合進行;2、檢測時需要攜帶的儀器設備較多,容易拿錯,另外現場需要接線搭成測試環境,時間較長;3、現場測試時需要和主站后臺遠程確認定值、流程、結果等,流程繁瑣,時間較長。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傳統配電終端檢測存在的流程繁瑣、檢修時間長的缺點,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區別于現有技術的配電自動化終端智能檢測儀,其現場檢測時只需要攜帶一臺儀器和手機就能對終端進行檢測,并能將數據同步到主站后臺,檢測效率較快且檢測質量較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配電自動化終端智能檢測儀,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設有無線路由器、電池管理模塊、電池、繼保測試源和逆變器,所述電池管理模塊分別與繼保測試源和電池連接,所述逆變器分別與電池和繼保測試源連接;所述箱體的右側面設有遙信輸出、電流輸出端口和電壓輸出端口,左側面設有省網航插和國網航插,所述繼保測試源的輸出端分別與遙信輸出、電流輸出端口和電壓輸出端口連接,所述省網航插分別與繼保測試源和模擬斷路器連接,所述國網航插分別與繼保測試源和模擬斷路器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電池通過繼電器的受控觸點與電池管理模塊連接,所述電池管理模塊的232通訊串口與繼保測試源的USB口連接;所述逆變器的輸入端通過繼電器的受控觸點與電池連接,逆變器的輸出端還與繼保測試源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箱體的左側面上還設有電壓端子、電池端口和網口航空端子,電壓端子與繼保測試源連接,所述網口航空端子通過網線與無線路由器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箱體的右側面上還設有無源遙控和有源遙控。
進一步地,所述箱體的上端面從左到右依次設有電池電壓表指示燈、啟動按鈕燈、充電按鈕燈、合閘按鈕燈和分閘按鈕燈。
進一步地,所述箱體上端面還設有微動開關,所述微動開關與啟動按鈕燈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現場檢測時只需要攜帶一臺儀器和手機就能對終端進行檢測,并能將數據同步到主站后臺,主站人員審核后檢測完成,數據同步保存到檢測數據庫,基本上30分鐘檢測一個終端,實現了檢測效率的提升和檢測質量的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左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4為本發明的軸測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臨沂供電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臨沂供電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746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