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離心成型法的裝配式涵洞管節整體制備與安裝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66679.9 | 申請日: | 2019-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048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2 |
| 發明(設計)人: | 沈強儒;施佺;成軍;曹慧;張軍;崔建榮;張珂峰;郭志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F5/00 | 分類號: | E01F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許潔 |
| 地址: | 226000***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受力 離心成型法 裝配式涵洞 石拱橋 反推力 管涵 管節 制備 垂直向下 工藝原理 切線方向 動載荷 回填土 靜載荷 裝配式 拱圈 管體 土體 平行 轉化 | ||
1.一種基于離心成型法的裝配式涵洞管節整體制備與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施工準備:
管節預制及配節方式:
K116+979處圓管涵從線路左側至右側配節分別為20°斜管節一個,0.49m正管節一個,1.99m正管節19個,0.49m正管節一個,20°斜管節一個;
在圓管涵生產過程中進行嚴格跟蹤監督,嚴把質量關,各種原材料抽樣檢測合格后方能使用,對施工配合比和混凝土強度進行抽查,滿足設計要求后方能進場;管節預制、運輸、存放時,輕吊輕放,堆放地面平整,必要時鋪設5-10cm砂墊層,使其受力均勻,以免管節開裂;
(2)測量放樣:
涵洞施工前根據圖紙設計樁位利用全站儀放出中樁,并設置護樁,根據中樁確定出基坑開挖邊線,經測量監理工程師復測合格后進行基坑開挖施工,若有特殊路基處理,按特殊路基處理方案進行處理;
(3)管井降水:
于基坑頂外側布置管井,基坑兩側對稱布置管井直徑35cm,井深初步按15m深設置,施工過程中根據降水效果,在進一步確定管井數量、間距及深度;利用水泵抽去管井中的積水,安排專人24h不間斷抽水,保持基坑內始終處于無水狀態,同時保持周圍的排水灌溉系統暢通;
(4)基坑開挖:
基坑開挖前根據現場水系情況和基底高程,根據測放好的開挖線,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基坑內淤泥先挖至圓管涵右側晾曬,待晾曬至能夠裝車后,采用自卸車運走;機械開挖至設計基底標高以上20cm時,采用人工開挖,嚴禁機械超挖;碎石換填、回填土臺階與基坑開挖一次開挖完成;
(5)換填碎石:
基底需換填碎石,換填厚度為0.6m,換填長度為42.65m,換填碎石基坑底高程為-0.816m,由于圓管涵原地貌為溝塘,基底需回填50cm碎石,因此基坑需開挖至-1.316;
(6)地基承載力檢測:
碎石換填完成后采用觸探儀器進行基底承載力檢測,檢測基底承載力是否達到150kpa,若滿足要求進行下部工序,若不滿足重新進行處理;
(7)砂礫墊層鋪設:
基底開挖完成后,測量放樣確定基礎位置和標高,在涵洞基礎范圍內,按設計要求進行砂礫墊層鋪設;首件圓管涵端部1.7m范圍內為55cm,中間范圍內為20cm,端部和中部均分兩層進行鋪設,人工整平后,采用小型夯實機具進行夯實,夯實復核墊層標高,誤差±1cm,兩側不做圍擋,放坡1:1;
(8)管基混凝土澆筑:
管基混凝土分兩次澆筑,注意預留基礎沉降縫;第一次澆筑至管底自砂礫墊層以上28cm(預留管壁厚度15cm、座漿混凝土2cm),模板采用竹膠板,方木做為支撐,混凝土入模后,采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使混凝土密實,在混凝土表面呈浮漿和不再下沉為止,振搗時間一般為20~30s,待混凝土凝固2天后方可進行安放管節;
(9)管節安裝:
管節安裝前于管基混凝土上抹30cm寬、2cm厚水泥砂漿找平層,注意控制砂漿厚度;管節安裝前根據管節配節方式于管基上采用油漆做出位置標記;管節安裝時用25T吊車將管節緩慢吊入基坑內,從線路左側開始安裝,使接頭面向線路右側,確保涵管內徑平順,管身與基礎管座接觸密實使其受力均勻;另外管節之間的普通縫隙控制在1~2cm,無沉降縫處管縫應一致;安裝好后管節沿軸線中心對稱;管節安裝完成后澆筑剩余管腋部分混凝土,高度為45cm,澆筑前將管基混凝土鑿毛處理,澆筑過程中注意振搗范圍防止破壞管壁;
(10)沉降縫設置:
基礎混凝土澆筑時在設計位置設置基礎沉降縫,沉降縫將結構物全部斷開,沉降縫寬度2cm,基礎沉降縫采用預埋竹膠板的方式設置,于線路中心線位置設置一道,左右兩側對稱布置;
(11)防水及接縫處理:
勾縫前首先應將相連兩管節接頭處清理干凈并進行鑿毛處理,圓管涵于管節接頭縫處(縫寬10-15mm)填塞瀝青麻絮,然后采用麻繩(D=20mm)固定,再纏繞20cm寬四層瀝青浸制麻布一周,再均勻布置粗鉛絲綁扎,外側基礎以上涂瀝青兩層,晾干后采用剛刷刷毛處理,最后采用1:3水泥砂漿抹帶;抹平后蓋上塑料薄膜進行養生,管基頂部與管壁結合部位做20cm高,25cm寬粘土保護層;
(12)洞口端墻:
端墻基礎與基坑開挖一并開挖完成,鋼筋由鋼筋加工場統一下料加工完成運至現場安裝綁扎,混凝土分三次澆筑完成,第一次澆筑管節以下基礎,寬65cm,高83cm(預留座漿混凝土2cm),長439cm;第二次澆筑待管節安裝完成后澆筑,寬43cm,高165cm,長419cm;第三次澆筑冒石,高25cm正面、左、右兩側均比墻身寬5cm,澆筑完成后頂面棱角做5cmx5cm倒角處理,保證美觀;保護層厚度均為3cm,模板采用竹膠板,止水拉桿加固,方木加鋼管支撐;分層澆筑注意下層混凝土鑿毛,保證新舊混凝土結合;安裝過程中嚴格按照測量組布設的控制點進行控制端墻的線型及縱坡,澆筑前進行復核;
(13)涵背回填:
基坑開挖時已預留臺階,采用5%灰土分層對稱回填,回填至整平高程,松鋪厚度為20cm,每層壓實度不小于96%,采用小型機具夯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大學,未經南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6679.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城市橋梁的拆除裝置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沖溝地段防滲路堤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