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焦化裝置及生產針狀焦的工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66526.4 | 申請日: | 2019-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929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8 |
| 發明(設計)人: | 初人慶;郭丹;方向晨;喬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G9/00 | 分類號: | C10G9/00;C10G55/04;C10B5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焦化 裝置 生產 針狀 工藝 方法 | ||
1.一種生產高端石墨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中間相原料經過中間相原料加熱單元加熱后進入焦炭塔,該焦炭塔稱為前一個焦炭塔,焦炭塔內形成中間相過程結束后,切換經過中間相原料加熱單元加熱的中間相原料至后一個焦炭塔,并向前一個焦炭塔內通入經過拉焦原料加熱單元加熱的拉焦原料,前一個焦炭塔內拉焦過程結束后,切換經過拉焦原料加熱單元加熱的拉焦原料至后一個焦炭塔,同時切換經過中間相原料加熱單元加熱的中間相原料由后一個焦炭塔至任一空焦炭塔,前一個焦炭塔進行除焦后再次通入經過中間相原料加熱單元加熱的中間相原料,每個焦炭塔重復前一個焦炭塔的操作過程,任一焦炭塔的焦化氣進入分離塔,分離出的側線輕蠟油作為拉焦原料循環使用,分離出的塔底重蠟油作為中間相原料循環使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離塔的側線輕蠟油的10%餾出點溫度為250℃-400℃;所述分離塔的塔底重蠟油的10%餾出點溫度為460℃-50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焦炭塔形成中間相過程和拉焦過程一次操作過程的總時間為16-72h;形成中間相過程所用時間為總時間的30-7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焦炭塔內通入拉焦原料過程,焦炭塔內氣速控制為0.10-0.30m/s。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焦炭塔塔頂壓力為0.2-1.5MPa。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側線輕蠟油的循環比為0.5-3.0;所述塔底重蠟油的循環比控制為0.1-1.0;所述側線輕蠟油的循環比的定義為返回拉焦原料加熱爐的側線輕蠟油總質量同形成中間相階段新引入的形成中間相總原料的質量之比,所述塔底重蠟油的循環比為循環回中間相原料加熱爐的塔底重蠟油同新引入的中間相原料的質量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相原料和焦化塔流出的焦化氣進行換熱后進入中間相原料加熱單元。
8.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方法所用到的焦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含有n個焦炭塔,所述n為3至20的任意整數,所述n個焦炭塔中的每一個至少同一個用于加熱中間相原料的加熱單元和至少同一個用于加熱拉焦原料的加熱單元相連通; 所述n個焦炭塔中每一個焦炭塔分別與一個或多個分離塔連通,所述一個或多個分離塔的側線輕蠟油管線與所述至少一個用于加熱拉焦原料的加熱單元連通,所述一個或多個分離塔塔底重蠟油管線與所述至少一個所述用于加熱中間相原料的加熱單元連通。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為3至5的任意整數,所述每一個焦炭塔的塔上部和/或塔頂分別與一個分餾塔連通。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為3。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側線輕蠟油儲罐,其中所述側線輕蠟油儲罐設置于所述一個或多個分離塔的側線輕蠟油管線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652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生產炭材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可用于地刷的滾刷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