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蜂窩動靜磁場共振效應治療儀在審
申請號: | 201910366315.0 | 申請日: | 2019-04-25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407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發明(設計)人: | 張湘民;張春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湘民;張春暉 |
主分類號: | A61N2/04 | 分類號: | A61N2/04;A61N2/12;A61H23/02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3637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蜂窩 動靜 磁場 共振 效應 治療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蜂窩動靜磁場共振效應治療儀,由于蜂窩殼、蓋板、磁線圈、鐵氧合金棒、彈性墊、圓筒體、永磁球以及電源線是蜂窩動靜磁場共振效應治療儀直接作用于人體的基礎組合件,其體積大小數量多少的參數值,完全可以根據作用于人體不同部位以及不同疾病病理變化進行增減設置,因為采用分立組合式的蜂窩磁動力結構技術方案,不但具備交變磁場對人體各種元素原子的運動電荷產生勞倫茲力,并且激發永磁球體彈跳的振動力對組織細胞產生雙重共振效應的功能,從而更快更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環、激活維護正常功能的生理生化反應,有利于修復受損的細胞組織器官,促使病變機體盡快地恢復健康,是現有市場上新型的綜合性磁療儀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蜂窩動靜磁場共振效應治療儀。
背景技術
地球存在一個巨大的磁場,地磁場成為生物體維持正常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環境因素。人類在與疾病抗爭中,發現磁性物質有一定替代藥物的治療保健作用,為此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各種靜磁體的磁療椅、磁療床、磁療帽、磁療表等磁療器械相繼出現,發展到如今各種交變磁療儀、脈沖磁療儀、電磁刺激治療儀、紅外磁療儀等電子磁場醫療設備,但是由于一般都遵循單純磁療理療方式,不但治療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且獲得的療效也不太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蜂窩動靜磁場共振效應治療儀,以分立組合式磁療器械解決上述背景技術提出的問題,探索磁療設備的創新選擇而研制的。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蜂窩動靜磁場共振效應治療儀,包括六角形蜂窩殼1及其蓋板7,蜂窩殼1腔內安置環繞鐵氧合金棒3的磁線圈2,磁線圈2的電源線8穿出蓋板7連接電源集線板9,電源集線板9的總電源線10連接可編程調壓調頻交流電源儀器12,蜂窩殼1底部連接圓筒體5,圓筒體5腔內放置一顆永磁球6,為了緩解工作時產生的沖擊力,永磁球6與鐵氧合金棒3由彈性墊4隔離,蜂窩體底部圓筒體5分別粘貼固定在纖薄柔韌的墊布11上,當蜂窩動靜磁場共振效應治療儀應用時采用魔術貼13加以輔助固定;
由于蜂窩動靜磁場共振效應治療儀的蜂窩殼1、磁線圈2、鐵氧合金棒3、彈性墊4、圓筒體5、永磁球6、蓋板7以及電源線8是蜂窩動靜磁場共振效應治療儀直接作用于人體的基礎組合件,其體積大小數量多少的參數值,完全可以根據作用于人體不同部位以及不同疾病病理變化進行增減設置;
因為采用上述分立組合式的蜂窩磁動力結構技術方案,具備動靜磁場對人體可選擇性發生共振效應,而且交變磁場對人體各種元素的原子運動電荷產生勞倫茲力,以及工作時激發永磁球6彈跳振動力對組織細胞產生雙重共振效應的功能,從而更快更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環、激活維護正常功能的生理生化反應,有利于修復受損的細胞組織器官,促使病變機體盡快地恢復健康,是現有市場上新型的綜合性磁療儀器。
附圖說明
圖1:是蜂窩動靜磁場共振效應治療儀的剖面示意圖;
圖2:是圖1的蜂窩殼1、鐵氧合金棒3和磁線圈2的俯剖面示意圖;
圖3:是圖1蜂窩動靜磁場共振效應治療儀的基礎組合件縱剖面示意圖;
圖4:是圖1的蜂窩動靜磁場共振效應治療儀的俯視示意圖;
圖5:是蜂窩動靜磁場共振效應治療儀的電源電器電路示意圖;
圖6:是魔術貼13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湘民;張春暉,未經張湘民;張春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63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網絡架構描述方法及其裝置、介質
- 下一篇:太陽能芯片封裝方法及太陽能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