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α-溶血素納米孔檢測銅離子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65826.0 | 申請日: | 2019-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330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6 |
| 發明(設計)人: | 郗冬梅;謝貝貝;劉麗萍;房真 | 申請(專利權)人: | 臨沂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26 | 分類號: | G01N27/26 |
| 代理公司: | 青島致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單虎 |
| 地址: | 2760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銅離子 納米孔 溶血素 檢測 點擊反應 工作曲線 探針 抗壞血酸鈉 銅離子檢測 建立信號 濃度樣品 信號頻率 單鏈DNA 兩條DNA 靈敏度 底物 催化 組裝 | ||
1.一種利用α-溶血素納米孔檢測銅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α-溶血素納米孔的組裝;
步驟2:利用上述α-溶血素納米孔檢測不同濃度銅離子樣品,建立信號頻率與銅離子濃度的工作曲線;
步驟3:檢測未知銅離子濃度樣品中銅離子的信號頻率,利用上述工作曲線計算銅離子濃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α-溶血素納米孔檢測銅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具體為:
用貂毛筆在trans檢測池的小孔內外兩側均勻涂抹磷脂溶液;將cis檢測池和trans檢測池組裝后分別加入1M KCl電解質溶液,將一對Ag/AgCl電極浸入電解質溶液中,通過電流放大器探頭向磷脂雙分子層膜兩端施加電壓,使用提拉法在trans池的小孔處形成磷脂雙分子層膜;在cis檢測池中加入α-溶血素,當α-溶血素在磷脂雙分子層膜上自組裝形成一個穩定的納米通道時,離子流將量子化階躍;在+150mV電壓條件下,單個納米孔的穩定開孔電流為150±10pA。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α-溶血素納米孔檢測銅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具體為:
21)將不同濃度的銅離子溶液分別與DNA探針、還原劑和銅離子螯合劑混合均勻,在30℃下孵育2h;
22)將上述步驟21)的樣品注入cis檢測池,在外加電場+150mV的驅動下,待測物逐一通過α-溶血素納米孔,產生特征性的阻斷電流信號;
23)實時觀測并記錄阻斷電流信號,建立銅離子濃度和阻斷電流信號頻率之間的線性關系。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α-溶血素納米孔檢測銅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1)中,銅離子濃度分別為5μM、1μM、0.1μM、10-2μM、10-3μM、10-4μ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α-溶血素納米孔檢測銅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NA探針為C10(5’-CCCCCC(azide)CCCC-3’)和C6(5’-CCCCCC(alkyne)-3’),所述C10與C6的濃度為100μM。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α-溶血素納米孔檢測銅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還原劑為抗壞血酸;所述銅離子螯合劑為三羥丙基三唑甲基胺。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α-溶血素納米孔檢測銅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0、C6、三羥丙基三唑甲基胺和抗壞血酸混合后,使用PBS溶液調整液體體積,使得C10、C6、三羥丙基三唑甲基胺和抗壞血酸的最終濃度分別為10μM、10μM、1mM和1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臨沂大學,未經臨沂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582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