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定位海洋資源快速探測裝置及其探測定位平臺定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65419.X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167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3 |
| 發明(設計)人: | 羅祎;陳浩;葉利民;李婧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B22/00 | 分類號: | B63B22/00;B63B22/04;B63B22/08 |
| 代理公司: | 武漢藍寶石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王振宇 |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定位平臺 探測 上浮 快速探測裝置 可定位 海洋資源 傳輸數據 定位信標 深海探測 復合纜 水聽器 布設 復合 隱蔽 爆炸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定位海洋資源快速探測裝置,包括抓底錨、探測定位平臺和至少兩個以上的上浮自沉機構,所述抓底錨布置在深水中,在所述抓底錨上安裝有聲定位信標,所述抓底錨通過復合索與探測定位平臺相連接,所述上浮自沉機構通過導線復合纜與探測定位平臺相連接。本發明所述的可定位海洋資源快速探測裝置,通過在探測定位平臺上布設若干個水聽器單元,探測定位平臺的上部和下部分別連接上浮自沉機構和帶有聲定位信標的抓底錨,利用三種方式對探測定位平臺位置進行綜合精確定位,而且上浮自沉機構能夠快速上浮,傳輸數據后爆炸自沉,能及時、精確、隱蔽的提供深海探測數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海洋探測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可定位海洋資源快速探測裝置及其探測定位平臺定位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加強對海洋環境和海洋資源信息的監測,對于發掘海洋的寶貴資源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目前我國在深海大洋探測技術的研究熱度并不是很顯著,這極大限制了我國對海洋領域的全面了解及對海洋資源的充分利用。
目前,海洋領域的探測平臺主要集中在浮標、水下機器人等各類技術上,而在上述的諸多探測設備中,浮標是目前人類獲取海洋環境信息的重要技術裝備之一,尤其在深海海洋觀測中正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這類浮標特點在于:用其獨特的組成結構,進行探測收集海洋信息,再通過各類手段讀取出浮標探測的信息,具有隱蔽性、抗人為損壞性強,使用靈活、操作方便等特點,深海浮標為海洋資源和環境研究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在目前來看,海洋領域主要面臨的問題有:(1)大多數深海測量浮標懸浮在海中,隨海洋洋流漂移,只能對某一區域進行概略性探測,很難實現對具體位置海洋資源的探測;(2)大多數海洋測量浮標,須等到將浮標收回時才能夠獲取探測信息,或者浮標上浮速度很慢,一般在0.1m/s左右,很難及時回傳深海探測信息。例如:在探測深海魚群時,不能及時回傳信息就會失去捕撈時機。
發明內容
為解決海洋探測領域中的上述問題,重點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定位海洋資源快速探測裝置,該裝置能夠對測量點進行精確定位,并能快速上浮,及時回傳信息后返回原來位置,可及時、精確的提供深海探測數據。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可定位海洋資源快速探測裝置,包括抓底錨、探測定位平臺和至少兩個以上的上浮自沉機構,所述抓底錨布置在深水中,在所述抓底錨上安裝有聲定位信標,所述抓底錨通過復合索與探測定位平臺相連接,所述上浮自沉機構通過導線復合纜與探測定位平臺相連接。
作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優選,所述探測定位平臺內固定連接有第一浮力艙,在所述第一浮力艙內安裝有若干個與上浮自沉機構相對應的釋放機構,所述釋放機構與導線復合纜相連接,在所述探測定位平臺上安裝有電磁傳感器、流速傳感器和流向傳感器。
作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優選,在所述探測定位平臺的底部中間位置設有錨索艙,所述錨索艙的底部與復合索固定連接。
作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優選,在所述探測定位平臺的下部設有若干個水聽器單元,若干個所述水聽器單元在所述錨索艙的兩側均勻分布,在所述錨索艙的底部也設有水聽器單元。
作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優選,所述上浮自沉機構包括殼體,在所述殼體內設有第二浮力艙,在所述殼體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置有通信天線和動力推進器,在所述第二浮力艙內設有起爆裝置,所述起爆裝置與電雷管相連接。
作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優選,在所述殼體內還設有控制模塊、數據存儲模塊、電源模塊,所述第二浮力艙與控制模塊、數據存儲模塊、電源模塊相隔離。
作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優選,在所述第二浮力艙的內壁上設有水壓傳感器和流速測定儀。
作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優選,在所述殼體的底部兩側分別安裝有穩定板,所述穩定板分別置于動力推進器的兩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541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