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發(fā)泡透氣膜復合多功能面料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910364585.8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344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明賢;孫立新;董洪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東進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27/02 | 分類號: | B32B27/02;B32B27/12;B32B27/36;B32B27/40;D03D15/56;D06M11/79;D06M15/356;D06M15/277;D06M101/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fā)泡 透氣 復合 多功能 面料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發(fā)泡透氣膜復合多功能面料,從上至下包括表層面料、粘結層、發(fā)泡薄膜、粘結層、里層面料,面料與薄膜通過粘結層復合,所述的表層面料表面還設置了防水劑;制備發(fā)泡透氣膜復合多功能面料步驟如下:①將防水劑與水配置成防水劑整理液,②表層面料浸軋防水劑整理液,③烘干、焙烘,④表面面料、里層面料涂覆粘結劑,與發(fā)泡薄膜復合,⑤烘干、焙烘。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復合功能面料,具體涉及一種發(fā)泡透氣膜復合多功能面料,屬于功能紡織品領域。
背景技術
防水透濕織物通常也叫防水透氣織物,是一種既能防雨防風,又能排汗、透氣的織物。在穿著過程中,水在一定壓力下不能浸透織物,而人體散發(fā)的汗液卻能以水蒸汽的形式通過織物傳導到外界,不在人體表面與織物之間冷凝積聚,保持穿著者干爽、溫暖。防水透濕功能織物大多為高密度織物、涂層織物、層壓織物。就加工便捷及性能來說,層壓織物占了多數。
最早用于層壓織物的PTFE雙向拉伸微孔薄膜,厚約20~70μm,孔隙率為25~96%,平均孔徑為0.18~1.3μm,約為水滴的1/20000,比水蒸氣分子大700倍,其耐靜水壓90~170kP,透濕量4000~17000g/m2·24h,透氣量小于0.3ml/m2·s。因而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濕防風功能。這種層壓面料的防風性好了,其透濕透氣性則偏弱。如果將薄膜的孔隙率提升、孔徑增大,雖能改善透濕透氣性,但會影響層壓面料的防水、耐靜水壓的性能。
如何既能提升具有防水透濕性能的層壓面料的透濕透氣性,又能保持面料的良好防水性能呢?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發(fā)泡透氣膜復合多功能面料,采用發(fā)泡TPU薄膜與表層面料復合,并對表層面料進行防水處理,形成一種透濕透氣性好的防水多功能復合面料。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發(fā)泡透氣膜復合多功能面料,從上至下包括表層面料、粘結層、發(fā)泡薄膜、粘結層、里層面料,面料與薄膜通過粘結層復合,所述的表層面料表面還設置了防水劑;
制備發(fā)泡透氣膜復合多功能面料時,①將防水劑與水配置成防水劑整理液,②表層面料浸軋防水劑整理液,③烘干、焙烘,④表面面料、里層面料涂覆粘結劑,與發(fā)泡薄膜復合,⑤烘干、焙烘;
所述的防水劑,由有機硅單體、有機氟單體、改性納米二氧化硅溶膠、乳化劑、引發(fā)劑、水經聚合反應制成,制備方法如下:
1)改性納米二氧化硅溶膠
將21份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硅烷偶聯劑KH-570)、8份二苯甲酮基硅氧烷(如式1所示)、4份十二烷基硫酸鈉、6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加入到320份水中,攪拌、分散,再于攪拌下加入11份氨水,持續(xù)攪拌反應4h,形成含C=C鍵的納米SiO2溶膠;
2)防水劑乳液的合成
反應釜中加入140份水、13份改性納米二氧化硅溶膠及8份乳化劑,溶解攪拌分散均勻后,再加入12份有機硅單體(如式2所示),攪拌乳化0.5h;待溫度達78℃時,加入0.3份引發(fā)劑與8份水的溶液,保溫反應0.5h;滴加0.5份引發(fā)劑與15份水的溶液、16份有機硅單體、13份有機氟單體,2h滴完;升溫至85℃,繼續(xù)保溫反應1h,然后降溫至50℃以下,得防水劑乳液。
所述的二苯甲酮基硅氧烷,其制備方法為:a、在氮氣保護下,按摩爾比1.02:1,將3-異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加入至反應器中,加入占3-異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質量0.5%的辛酸亞錫,在70℃下攪拌反應5h,得二苯甲酮基硅氧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東進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東進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458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通信方法及設備
- 下一篇:對象查詢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和服務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