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攝像頭模組及移動終端有效
申請號: | 201910364078.4 | 申請日: | 2019-04-30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663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發明(設計)人: | 江依達;郭利德;鄧良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H04N5/225 | 分類號: | H04N5/225;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馮艷蓮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攝像頭 模組 移動 終端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攝像頭模組及移動終端,該攝像頭模組包括底板,封裝在所述底板上的用于折轉光軸的反射鏡,以及沿光軸排列的第一鏡組及第二鏡組;還包括用于驅動所述反射鏡轉動的防抖馬達;其中,所述第二鏡組包括多個用于折疊光線路徑的反射面,且所述多個反射面中至少部分反射面為所述光線在設定角度照射時可透過的反射面。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在攝像頭模組中增加第二鏡組,該第二鏡組上具有多個反射面以及可以透射的面,從而光線在穿過第二鏡組時,可以折疊光線的路徑,進而縮短攝像頭模組的長度。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到攝像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攝像頭模組及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隨著消費性電子手機的普及,手機攝像頭已逐漸取代數碼相機,隨著對攝像的要求越來越高,長焦鏡頭在手機攝像頭發展也越來越重要,要做到更高倍率受限于手機尺寸,如何在滿足性能的前提將更高倍率的長焦攝像頭小型化相當關鍵。如現有技術中采用的一種折疊透鏡攝像頭模組,通過采用光線反射的原理將通過第一光軸的光的方向改變到第二光軸上,并在圖像傳感器處形成像圖像。但是使用單一反射元件折疊光路,光學總長沒有根本性改變,其折疊攝像頭模組焦距范圍8-14mm,其望遠比|TTL(Total track length,光學總長)/f(Focal length,焦距)|在0.8-1.2的范圍內,較難適用于焦距大于14mm的長焦鏡頭,模組尺寸仍然較長。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攝像頭模組及移動終端,用以增加焦距的同時維持攝像頭模組的小型化,進而提高攝像效果。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攝像頭模組,該攝像頭模組包括一個底板,以及封裝在該底板上的用于折轉光軸的反射鏡,以及一個第一鏡組以及第二鏡組,其中,第一鏡組及第二鏡組沿光軸排列。還包括用于驅動所述反射鏡轉動的防抖馬達,通過設置的該馬達可以防止抖動對拍照帶來的影響。在具體設置該第二鏡組時,該第二鏡組包括多個用于折疊光線路徑的反射面,且所述多個反射面中至少部分反射面為所述光線在設定角度照射時可透過的反射面。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在攝像頭模組中增加第二鏡組,該第二鏡組上具有多個反射面以及可以透射的面,從而光線在穿過第二鏡組時,可以折疊光線的路徑,進而縮短攝像頭模組的長度,實現小型化。
在具體設置第二鏡組的反射面時,該反射面包括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為所述光線在設定角度照射時可透過的反射面;其中,所述第二反射面的個數為至少三個。通過設置的第二反射面與第一反射面的配合折疊了光線在第二鏡組內的傳播路徑。
在具體設置該第二鏡組時,該第二鏡組可以采用不同的結構形式,如采用單個透鏡,或者采用多個透鏡,在一個具體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二鏡組包括相對而置的第一棱鏡及第二棱鏡;其中,所述第一棱鏡上設置有入光面,以及第二反射面及至少一個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棱鏡上設置有兩個相對而置的所述第二反射面以及至少一個第一反射面,其中,所述兩個第二反射面中遠離所述第一棱鏡的第二反射面為出光面。通過采用兩個棱鏡的配合來折疊光線在第二鏡組中的傳播路徑。
在具體設置第一棱鏡時,所述第一棱鏡上設置有一個第二反射面,且所述第二反射面與所述入光面相鄰而置,其中,所述第一棱鏡的第二反射面與所述入光面的夾角介于19.5°-25.5°的范圍內。如在一個具體的可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棱鏡上的第二反射面與所述入光面的夾角為22.5°。
在具體設置第一棱鏡時,所述第一棱鏡上設置有一個第一反射面,且所述第一反射面與所述第二反射面分列在所述入光面兩側;其中,所述第一棱鏡的第一反射面與所述入光面的夾角介于109.5-115.5°范圍內。如在一個具體的可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棱鏡的第一反射面與所述入光面的夾角為112.5°。
在具體設置第二棱鏡時,所述第二棱鏡上的出光面與所述入光面平行。
此外,該第二棱鏡具有一個第一反射面,且所述第二棱鏡的第一反射面與所述出光面的夾角介于64.5°-70.5°范圍內。如在一個具體的可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棱鏡的第一反射面與所述出光面的夾角為67.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407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圓針織機的無虛線成圈裝置和圓針織機
- 下一篇:壁掛衣物處理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