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移動終端在審
申請號: | 201910363605.X | 申請日: | 2019-04-30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6623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發明(設計)人: | 陳朝喜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H04M1/02 | 分類號: | H04M1/02;G09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華博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李冬梅;苗源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區清河***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移動 終端 | ||
本公開是關于一種移動終端,所述移動終端包括顯示屏、設置于所述顯示屏下的導光結構件及光學傳感器;所述導光結構件設置于所述顯示屏及光學傳感器之間;所述導光結構件將從所述顯示屏入射的光收集至所述光學傳感器。本公開利用導光結構件能夠擴大從顯示屏入射的光線發散角度,從而實現更多的光能量被光學傳感器所收集,增加透過顯示屏的光收集效率。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終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設備發展,對移動設備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移動設備的顯示屏。如何提高顯示屏的光靈敏度,提高用戶體驗,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克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公開提供一種移動終端。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移動終端,所述移動終端包括:
顯示屏;以及設置于所述顯示屏下的導光結構件及光學傳感器;
所述導光結構件設置于所述顯示屏及光學傳感器之間;所述導光結構件將從所述顯示屏入射的光收集至所述光學傳感器。
其中,所述導光結構件的一端設置于所述顯示屏的內表面處,且所述導光結構件與所述顯示屏內表面的間距小于第一預設值。
其中,所述光學傳感器設置于所述導光結構件的一端處,且所述光學傳感器與所述導光結構件的間距小于第二預設值。
其中,所述導光結構件的側壁周圍涂覆有遮光涂層。
其中,所述顯示屏內表面對應所述導光結構件處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弧形面。
其中,所述導光結構件面向所述顯示屏內表面的一側為向所述顯示屏內表面凸出的弧形面。
其中,所述導光結構件面向所述光學傳感器的一側為向所述顯示屏內表面凹陷的弧形面。
其中,所述移動終端還設置有于所述光學傳感器相連的光電轉換電路,將所述光學傳感器吸收的光能轉換為電信號。
其中,所述光電轉換電路包括三級濾波和放大結構。
其中,所述光電轉換電路中為第一級濾波和放大結構提供偏置電壓。
其中,所述導光結構件為聚光材質,所述聚光材質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其中,所述導光結構件和所述光學傳感器設置于所述移動終端頂部處的屏幕下方。
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利用導光結構件能夠擴大從顯示屏入射的光線發散角度,從而實現更多的光能量被光學傳感器所收集,增加透過顯示屏的光收集效率。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開。
附圖說明
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發明的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的原理。
圖1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移動終端的示意圖;
圖2是現有技術下的移動終端的示意圖;
圖3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移動終端的示意圖;
圖4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導光結構的剖視圖;
圖5是根據一示例性的實施例示出的一種應用導光結構件的移動終端結構示意圖;
圖6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導光結構的剖視圖;
圖7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應用導光結構件的移動終端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360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