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黃喙蜾蠃遠程觀察和繁殖裝置及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910363566.3 | 申請日: | 2019-04-30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740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4 |
發明(設計)人: | 吳夢迪;祝增榮;周文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蜾蠃 遠程 觀察 繁殖 裝置 方法 | ||
1.一種黃喙蜾蠃遠程觀察和繁殖方法,其采用黃喙蜾蠃遠程觀察和繁殖裝置,黃喙蜾蠃遠程觀察和繁殖裝置包括養蟲籠(1),養蟲籠(1)為方形箱體,養蟲籠(1)右側面開有高度小于養蟲籠(1)高度的拉鏈門(2),養蟲籠(1)左側面居中靠下位置設置有與養蟲籠(1)內部相通的用于收集黃喙蜾蠃的收集通道(3),收集通道(3)中部設置有外小內大的喇叭口,喇叭口大口直徑與收集通道(3)直徑相同,在收集通道(3)的出口位置處和喇叭口大口位置處均設置有抽繩孔,通過抽繩孔穿有抽繩;養蟲籠(1)內部且位于靠近上側面和前側面相交位置處安裝有由PVC管(4)制成的人工巢穴,PVC管(4)內部填充滿蘆葦管;養蟲籠(1)內部且靠近收集通道(3)一側的頂角位置處安裝有Wifi遠程攝像頭(5);所述養蟲籠(1)和收集通道(3)采用80目透光尼龍紗材料制成;養蟲籠(1)靠近收集通道(3)一側的上方設置有照射收集通道(3)的單側光源;所述養蟲籠(1)底面放置有兩個直徑相差1倍高度持平的培養皿,小培養皿(6)注水,大培養皿(7)填放濕泥;通過收緊抽繩封閉收集通道(3)與外界相通的出口,收集通道(3)的喇叭口小口內徑設計為供黃喙蜾蠃單向通過的大小;所述PVC管(4)側面設置有拉鏈口方便存取蘆葦管;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養蟲籠(1)放置于人工氣候室或人工培養箱,將養蟲籠(1)的收集通道(3)一面放置于近光源側,養蟲籠(1)的拉鏈門(2)一面位于遠光源側;
步驟2:在PVC管(4)內放入多根最多僅有一個結節的蘆葦管,用蘆葦管將PVC管(4)緊密填塞,使得蘆葦管不易掉落;在小培養皿(6)中放入10%蜂蜜水,并加入脫脂棉;確認收集通道(3)的喇叭口處抽繩完全拉緊,PVC管(4)處拉鏈口關閉,且Wifi遠程攝像頭正常工作后,打開拉鏈門(2)放入經CO2麻醉的黃喙蜾蠃成蜂;
步驟3:在每天下午7點后,進行養蟲籠(1)的籠室環境維護和食料添加;每天用注射針管向脫脂棉添加蜂蜜水,隔天更換培養皿及脫脂棉;
步驟4:當Wifi遠程攝像頭(5)記錄到養蟲籠(1)內有成蜂進行交配后,開始投入2-3齡的獵物,獵物投入量根據每頭已發生交配的雌蜂需取食2-3頭獵物進行計算;
步驟5:第一頭雌蜂交配后一周,加大獵物的投入量,投入量根據每頭已交配雌蜂需20頭2齡末至3齡獵物進行計算;此階段中,完成交配的雄蜂將逐漸死亡,及時收集養蟲籠(1)內雄蜂尸體并清理吃剩的獵物殘體;每隔兩天用注射針管為小培養皿(6)加水,并保持大培養皿(7)內泥土濕潤;
步驟6:待巢管封口且封口泥變干后,通過PVC管(4)拉鏈口取出巢管,并及時補充新的巢管;所述巢管為蘆葦管;
步驟7:收集黃喙蜾蠃成蜂進行試驗:在收集的前一天晚上或當日早晨打開收集通道(3)喇叭口處抽繩,保持收集通道(3)出口位置處的抽繩收緊,在光源引誘下,成蜂從喇叭口進入喇叭口與收集通道(3)之間的腔體內,待進入腔體內的成蜂數量足夠后,收緊喇叭口處抽繩;在收集通道(3)外罩上使腔體內部形成密閉空間的容器,從外界朝容器內通入CO2,腔體內的成蜂被CO2麻醉后,打開收集通道(3)出口位置處的抽繩,取出成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喙蜾蠃遠程觀察和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氣候室或人工培養箱的溫度調控為25-30℃;相對濕度調控至30~50%;光照周期調控為L:D=16:8~12:1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喙蜾蠃遠程觀察和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養蟲籠(1)內放入的黃喙蜾蠃成蜂為20頭,其中,黃喙蜾蠃成蜂中的雌蜂和雄峰的比例為2: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喙蜾蠃遠程觀察和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獵物為人工繁殖或田間捕獲的斜紋夜蛾、棉鈴蟲、棉紅鈴蟲、水稻螟蟲或菜青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356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