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車輛的前端安裝支架及具有其的車輛有效
申請號: | 201910363526.9 | 申請日: | 2019-04-30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017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發明(設計)人: | 陸群;郝金松;王朋波;張江;張齊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長城華冠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62D25/10 | 分類號: | B62D25/10;B62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黃德海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順義區仁***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車輛 前端 安裝 支架 具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車輛的前端安裝支架及具有其的車輛。該用于車輛的前端安裝支架包括:支架本體,支架本體上設置有左右機艙板加強梁安裝位和中央機艙板加強梁安裝位。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前端安裝支架,通過設置支架本體,支架本體的左右機艙板加強梁安裝位適于與左機艙板加強梁以及右機艙板加強梁進行固定連接,中央機艙板加強梁安裝位適于與中央機艙板加強梁進行固定連接,因此,僅需設置支架本體一個部件,便可實現左機艙加強梁、右機艙加強梁以及中央機艙加強梁前端的固定,從而實現對左機艙蓋、右機艙蓋以及中央機艙蓋的間接支撐,進而將分體式機艙蓋集成為一個整體,保證機艙蓋的整體剛度足夠,以及機艙蓋的穩定性較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用于車輛的前端安裝支架及具有其的車輛。
背景技術
目前車輛的機艙蓋為一體式,即機艙蓋為一整塊板,且機艙蓋的后端與車身鉸接,當機艙蓋的前端與機艙前端的機艙鎖相連接時,機艙蓋處于遮蔽機艙的位置,當機艙蓋的前端與機艙鎖相分離時,機艙蓋可以從前向后進行翻折打開,但是,這種機艙蓋與車身的翼子板之間具有間隙,從而導致車輛的外觀不夠美觀,且該間隙處容易積攢污水、灰塵。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機艙蓋,可以解決傳統機艙蓋與翼子板之間具有間隙的問題,但是,如何將這種新型機艙蓋安裝在車身上是目前面臨的一個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用于車輛的前端安裝支架,該前端安裝支架可以實現對這種新型機艙蓋的固定安裝,保證了機艙蓋的整體剛度足夠以及穩定性高。
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具有上述用于車輛的前端安裝支架的車輛。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前端安裝支架包括:支架本體,所述支架本體上設置有左右機艙板加強梁安裝位和中央機艙板加強梁安裝位。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左右機艙板加強梁安裝位為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底設置有槽底止擋限位結構,所述滑槽的槽口設置有槽口止擋限位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槽底止擋限位結構為止擋板,所述槽口止擋限位結構為彈簧滾珠限位銷。
具體地,所述左右機艙板加強梁安裝位包括:左安裝位和右安裝位,所述左安裝位的槽口朝左,所述右安裝位的槽口朝右。
具體地,所述支架本體的前側設置有雷達安裝位。
進一步地,所述支架本體包括:前側板、后側板以及連接所述前側板、所述后側板的連接板,所述雷達安裝位位于所述前側板上,且在所述雷達安裝位的后側,所述前側板與所述后側板之間具有隔熱腔體。
進一步地,所述前側板具有朝后設置的前蓋板,所述后側板具有朝前設置的后蓋板,所述前蓋板與所述后蓋板位于所述連接板的上方,且所述前蓋板與所述后蓋板前后間隔開,所述滑槽形成在所述前側板、所述后側板之間的連接板上方且位于所述前蓋板與所述后蓋板的下方。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前端安裝支架設置在車輛的前防撞梁上方,且所述支架本體上開設有多個前防撞梁安裝孔。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用于車輛的前端安裝支架還包括:擋風板,所述擋風板設置在所述支架本體的后側且位于車輛冷凝器的上方,所述擋風板上開設有冷凝器安裝孔。
根據本發明另一方面實施例的車輛,包括上述的用于車輛的前端安裝支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長城華冠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長城華冠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352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客車前圍防撞緩沖加強結構
- 下一篇:機艙蓋組件和具有它的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