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軟弱圍巖隧道支護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63352.6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300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9 |
| 發明(設計)人: | 任兆丹;劉振;陳智慧;朱孟君;梁波;趙寧雨;張雙茁;凌超;段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11/18 | 分類號: | E21D11/18;E21D11/28;E21D11/22;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向 縱向線路 鋼帶 柔性連接 軟弱圍巖 隧道支護 縱向鋼帶 支護 支護結構 圍巖 垂直交叉連接 力學性能 隧道結構 網狀結構 有效控制 金屬網 隧道壁 形變量 布設 懸吊 變形 安全 保證 | ||
1.一種軟弱圍巖隧道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可布設于隧道壁上的環向線路和縱向線路,所述環向線路和所述縱向線路垂直交叉連接形成網狀結構;所述環向線路包括至少三根環向鋼帶,所述縱向線路包括至少三根縱向鋼帶,在所述環向線路上至少有一組相鄰的所述環向鋼帶柔性連接,在所述縱向線路上至少有一組相鄰的所述縱向鋼帶柔性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軟弱圍巖隧道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兩根所述環向鋼帶之間通過第一連接結構柔性連接,兩根所述縱向鋼帶之間通過第二連接結構柔性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軟弱圍巖隧道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第一連接結構和任一所述第二連接結構均包括第一連接體、第二連接體以及彈簧,所述彈簧一端安裝在所述第一連接體上,另一端安裝在所述第二連接體上,所述第一連接結構的彈簧沿所述環向鋼帶的長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連接結構的彈簧沿所述縱向鋼帶的長度方向延伸;相鄰的兩根所述環向鋼帶的兩端分別安裝在所述第一連接結構的第一連接體和第二連接體上,相鄰的兩根所述縱向鋼帶的兩端分別安裝在所述第二連接結構的第一連接體和第二連接體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軟弱圍巖隧道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結構和所述第二連接結構還均包括外管、可于所述外管內滑動的活塞以及安裝在所述活塞上的內管,所述外管安裝在所述第一連接體上,所述內管安裝在所述第二連接體上,所述外管、所述內管以及所述活塞組成活塞結構,所述彈簧套設在所述外管和所述內管外,所述第一連接結構的外管和內管均沿所述環向鋼帶的長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連接結構的外管和內管均沿所述縱向鋼帶的長度方向延伸。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軟弱圍巖隧道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將所述外管分隔成裝有液壓油的油室以及與外界連通的氣室。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軟弱圍巖隧道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向鋼帶與所述縱向鋼帶剛性連接,沿所述縱向線路,剛性連接和柔性連接交叉設置。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軟弱圍巖隧道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環向鋼帶均包括供所述縱向鋼帶固定安裝的安裝沿,剛性連接處的縱向鋼帶的數量與所述安裝沿的數量相同且一一對應。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軟弱圍巖隧道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環向鋼帶還包括沿所述環向鋼帶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內設有至少一個供預應力讓壓錨桿安裝的第一錨桿孔。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軟弱圍巖隧道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縱向鋼帶包括沿所述縱向鋼帶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內設有至少一個供預應力讓壓錨桿安裝的第二錨桿孔。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軟弱圍巖隧道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監測圍巖的狀態信息的監測裝置以及可安裝在任一所述環向鋼帶或任一所述縱向鋼帶上的固定裝置,所述監測裝置安裝在所述固定裝置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335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