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電機差速復合行星排動力總成在審
申請號: | 201910363315.5 | 申請日: | 2019-04-30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273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9 |
發明(設計)人: | 段福海;王豫;陳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新域動力技術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60K1/02 | 分類號: | B60K1/02;B60K17/04;B60K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許浩達 |
地址: | 51053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行星排 動力總成 復合行星 差速器 雙電機 差速 傳動差速器 制動器 閉合 成本控制 傳遞動力 單獨驅動 電動車輛 聯合驅動 驅動模式 輸出動力 系統動力 圓錐齒輪 振動噪音 驅動機 總成本 殼體 聯動 速比 緊湊 制動 轉動 釋放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電機差速復合行星排動力總成,兩部驅動機分別單獨或組合地傳動差速器的兩個輸入圓錐齒輪,差速器的殼體傳遞動力至若干列相互聯動的行星排,行星排輸出動力,當選擇制動器對差速器和/或行星排進行閉合制動和/或釋放轉動時,實現了單獨驅動和聯合驅動條件下大、小速比等多種驅動模式,動力總成非常緊湊、成本控制很好、振動噪音小、系統動力損耗小和可靠性高等特點,適用于各種電動車輛。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車輛動力系統,具體是涉及一種用于電動汽車的雙電機動力總成。
背景技術
隨著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很多車企和動力總成企業通過采用更大減速比和更高電機轉速以期獲得更小的體積和系統成本,然而,隨著電機最高轉速從最初的6000rpm到目前20000rpm,這對電機轉子制造精度、轉子支撐軸承以及高精度高轉速齒輪傳動裝置都提出了嚴格挑戰,特別是超高速所引起的潤滑問題和振動噪音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都導致了成本快速地增加。在一定速度范圍內,單電機匹配大速比減速器方案比匹配小速比減速器方案會取得成本和重量上的降低,然而,一旦超過速度范圍,其成本和可靠性問題就凸顯出來。雙電機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單個電機驅動中大功率電機在系統綜合效率和制造成本上的問題,然而,隨之帶來了轉速精確匹配以及如何更好地提升系統效率問題。采用雙電機方案需要解決擁堵路況單電機工作時,能夠滿足最大轉矩需求以及另外一臺電機不能跟隨轉動問題;需要解決大功率起步加速時,兩臺電機轉速不需要精確匹配問題;需要解決良好路況經濟行駛時,單電機能夠能滿足經濟性行駛最高車速需求同時另外一臺電機不能跟隨轉動;能夠實現兩臺電機交互工作;需要解決最高行駛車速時,兩臺電機最高轉速控制在最佳成本轉速范圍內;另外,能夠實現駐車和空擋模式。如能夠實現上述功能,將是比較理想的雙電機動力總成。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大小速比驅動模式豐富、噪音小、傳動效率高、可靠性高的雙電機差速復合行星排動力總成。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雙電機差速復合行星排動力總成,包括兩部驅動機,所述兩部驅動機分別單獨或組合地傳動差速器的兩個輸入圓錐齒輪,差速器的殼體傳遞動力至若干列相互聯動的行星排,行星排輸出動力。
優選地,所述驅動機與差速器之間傳動地連接有至少兩級齒輪副;所述驅動機驅動首級齒輪副,所述末級齒輪副與輸入圓錐齒輪同軸地安裝。
優選地,所述差速器的殼體傳動首級行星排,末級行星排傳動另一差速器,該差速器輸出動力。
優選地,所述一驅動機傳動差速器的一輸入圓錐齒輪,同時,所述另一驅動機傳動差速器的另一輸入圓錐齒輪;所述差速器的殼體安裝輸出齒輪,輸出齒輪嚙合傳動第一齒圈的外圈,第一齒圈的內圈嚙合第一行星輪,第一行星輪嚙合傳動第一太陽輪的同時輸出動力;所述第一太陽輪同軸地傳動第二太陽輪,第二太陽輪嚙合傳動第二行星輪,第二行星輪嚙合第二齒圈,第二行星輪通過轉臂連接第一齒圈。
優選地,所述每個輸入圓錐齒輪連接一個制動器,所述太陽輪連接另一個制動器,所述一個齒圈連接第三個制動器。
本發明采用的另一技術方案為:雙電機差速復合行星排動力總成,包括兩部驅動機,所述一驅動機傳動一輸入圓錐齒輪,同時,所述另一驅動機傳動另一輸入圓錐齒輪;所述輸入圓錐齒輪傳動中間圓錐齒輪,中間圓錐齒輪安裝殼體;所述每個輸入圓錐齒輪還連接一個制動器;所述殼體安裝輸出齒輪,輸出齒輪嚙合傳動第一齒圈的外圈,第一齒圈的內圈嚙合第一行星輪,第一行星輪嚙合傳動第一太陽輪的同時輸出動力;所述第一太陽輪同軸地傳動第二太陽輪,第二太陽輪嚙合傳動第二行星輪,第二行星輪嚙合第二齒圈,第二行星輪通過轉臂連接第一齒圈;所述太陽輪還連接另一個制動器,所述一個齒圈還連接第三個制動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新域動力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新域動力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33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罩收罩防卡裝置
- 下一篇:加強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