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光通信模塊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63064.0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566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肖漢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訊芯電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2 | 分類號: | G02B6/4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賽恩倍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薛曉偉;汪飛亞 |
| 地址: | 528437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通信 模塊 | ||
本揭露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光通信模塊,包括:基板;光電探測器,設置于所述基板上;及光路控制件,位于所述基板上方,所述光路控制件包括濾光塊與反射件,所述濾光塊具有相反設置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所述反射件直接接觸所述濾光塊的上表面,來自所述光通信模塊外部的光線經由所述濾光塊的下表面進入所述濾光塊,并通過所述反射件進行反射后射向所述光電探測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通信模塊,特別是關于一種具有雙向通信能力的的光通信模塊。
背景技術
在光通信網路中,光通信模塊通常用來在光纖中傳輸和/或接收光訊號。光接收模塊是接收光訊號的光通信模塊,但并不傳輸光訊號。光傳輸模塊是傳輸光訊號的光通信模塊,但不接收光訊號。光收發模塊是傳輸和接收光訊號的光通信模塊。
隨著對數據吞吐量的需求日益增加,光纖網絡的數據速率或帶寬也越來越高。盡管各種收發器和光纖網絡的設計使得光纖網絡的帶寬增加,然而目前可使用的技術對于光纖網絡的帶寬增加程度有限。有一種增加光纖網絡的帶寬的方法是使用多信道光通信模塊,也就是并行光通信模塊,其通過并行的多信道發射和接收光學數據訊號。還有一種增加光纖網絡的帶寬的方法是在每個光纖上發射和接收不同波長的光訊號,這通常被稱為雙向(BiDi)通信。
然而,具有BiDi功能的多信道光通信模塊的設計和制造相當具有挑戰性。其中一個挑戰就是實現光源與光耦合系統的光學組件之間以及光電探測器與光耦合系統的光學組件之間的足夠精確的光學對準。如果沒有實現足夠精確的光學對準,性能就會下降。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狀況,有必要提供一種光通信模塊,可以較經濟地制造,并且可以相對較容易對準。
本揭露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光通信模塊包括:基板;光電探測器,設置于所述基板上;及光路控制件,位于所述基板上方,所述光路控制件包括濾光塊與反射件,所述濾光塊具有相反設置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所述反射件直接接觸所述濾光塊的上表面,來自所述光通信模塊外部的光線經由所述濾光塊的下表面進入所述濾光塊,并通過所述反射件進行反射后射向所述光電探測器。
在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光通信模塊還包括腔體,來自所述光通信模塊外部的光信號沿所述腔體的橫軸進入所述腔體,并經由設置于所述橫軸的反射鏡折射至所述光路控制件。所述光通信模塊還包括頂部框架,所述頂部框架通過形成于所述腔體的頂部開口連通于所述腔體的內部空間,所述光路控制件設置于所述頂部框架內。
在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反射件包括涂布于所述濾光塊的上表面的反射薄膜。
在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光通信模塊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基板的光源,來自所述光源的光線經由所述濾光塊的下表面反射后射離所述光通信模塊。
本揭露的另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光通信模塊包括:腔體,具有一橫軸;光學端口,連接所述腔體且其中心通過所述橫軸,所述光學端口配置用于允許光線進入或離開所述腔體;光電探測器,配置用于感測射入腔體內的光線;反射鏡,位于所述腔體內并放置在所述橫軸上;及光路控制件,位于所述腔體內并偏移所述橫軸設置,所述光路控制件包括濾光塊與反射件,所述濾光塊具有相反設置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所述反射件直接接觸所述濾光塊的上表面,來自所述光通信模塊外部的光線經由所述濾光塊的下表面進入所述濾光塊,并通過所述反射件進行反射后射向所述光電探測器。
在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光通信模塊還包括頂部框架,所述頂部框架通過形成于所述腔體的頂部開口連通于所述腔體的內部空間,所述光路控制件設置于所述頂部框架內。
在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反射件包括涂布于所述濾光塊的上表面的反射薄膜。
在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光通信模塊還包括設置于所述腔體內的光源,來自所述光源的光線經由所述濾光塊的下表面反射,并經由所述反射鏡反射后離開所述腔體。
在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光學端口配置用于連接光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訊芯電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未經訊芯電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30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工藝廢氣處理系統及處理方法
- 下一篇:視力檢測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