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池電芯性能參數獲取方法及獲取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62472.4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653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3 |
| 發明(設計)人: | 陳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42 | 分類號: | H01M1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濱;王曉曉 |
| 地址: | 213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電芯 性能參數獲取 電池 電化學 獲取裝置 熱耦合 電池技術領域 測試資源 電芯性能 數據驗證 性能參數 性能預測 修正參數 預先建立 電芯 研發 修正 進度 輸出 | ||
1.一種電池電芯性能參數獲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有關電池的修正后的參數;以及
根據預先建立的所述電池的電化學-熱耦合模型和所述有關電池的修正參數,得到所述電池的電化學-熱耦合模型輸出的有關所述電池的電芯性能參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電芯性能參數獲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通過以下方式獲取所述有關電池的修正后的參數:
根據所述電池的正極半電池的電化學模型的仿真數據和所述電池的負極半電池的電化學模型的仿真數據與有關所述電池的實測數據比對結果,對所述正極半電池的電化學模型和所述負極半電池的電化學模型進行修正;
在所述正極半電池的電化學模型的仿真數據和所述負極半電池的電化學模型的仿真數據與有關所述電池的實測數據比對結果的偏差值在第一預設范圍內時,獲取當前的正極半電池的電化學模型和負極半電池的電化學模型的參數;
根據所述獲取當前的正極半電池的電化學模型和負極半電池的電化學模型的參數構建與所述電池對應的單片電池的電化學-熱耦合模型,并根據單片電池的電化學-熱耦合模型的仿真數據與有關所述電池的實測數據比對結果,對所述單片電池的電化學-熱耦合模型進行修正;
在所述單片電池的電化學熱耦合模型的仿真數據與有關所述電池的實測數據的比對結果的偏差值在第二預設范圍內時,獲取當前的單片電池的電化學熱耦合模型的參數,并將所述當前的單片電池的電化學-熱耦合模型的參數作為所述有關電池的修正后的參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電芯性能參數獲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通過最小二乘法確定所述正極半電池的電化學模型、負極半電池的電化學模型和單片電池的電化學-熱耦合模型的仿真數據與實測數據的偏差值。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電芯性能參數獲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實測數據為與所述電池對應的扣式電池的實測數據和/或與所述電池對應的三電極電池的實測數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池電芯性能參數獲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式電池的實測數據為所述扣式電池在不同容量條件下的放電性能曲線;
所述正極半電池的電化學模型的仿真數據為所述正極半電池的電化學模型在不同容量條件下的放電性能曲線;
所述負極半電池的電化學模型的仿真數據為所述負極半電池的電化學模型在不同容量條件下的放電性能曲線;
所述三電極電池的實測數據為所述三電極電池在不同容量條件下的充電性能曲線和放電性能曲線;
所述單片電池的電化學熱耦合模型的仿真數據為所述單片電池的電化學-熱耦合模型在不同容量條件下的充電性能曲線和放電性能曲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電芯性能參數獲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關電池的修正后的參數包括以下中的一者或多者:正極材料的粒徑、負極材料的粒徑、固相擴散系數、固相電導率、反應速率常數、電解液擴散系數、液相電導率、電極片的導熱系數、比熱容和對流換熱系數。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電芯性能參數獲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根據獲取的電池的電芯性能的種類確定物理場;以及
根據所述物理場、與所述物理場對應的求解域、物性參數和邊界條件建立所述電池的電化學-熱耦合模型,
其中,所述電池的電芯性能的種類包括:容量、充電速率、放電速率、高低溫性能、直流內阻和OCV-SOC特性。
8.一種電池電芯性能參數獲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
獲取模塊,用于獲取有關電池的修正后的參數;以及
處理模塊,用于根據預先建立的所述電池的電化學-熱耦合模型和所述有關電池的修正參數,得到所述電池的電化學-熱耦合模型輸出的有關所述電池的電芯性能參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247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