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石墨化炭納米帶及其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申請號: | 201910362221.6 | 申請日: | 2019-04-30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474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1 |
發明(設計)人: | 何海勇;趙澤華;王德宇;陳偉林;潘林海;陳勤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
主分類號: | C01B32/20 | 分類號: | C01B32/20;B82Y40/00;H01M4/583;H01M10/0525;B01J32/00;B01J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張瑩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石墨 納米 及其 復合材料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石墨化炭納米帶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驟:
a)制備模板相材料;
b)采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在所述模板相材料表面生長石墨化炭膜層,得到石墨化炭膜層;
c)除去所述模板相材料,得到所述石墨化炭納米帶交織形成的石墨化炭納米帶薄膜;
所述石墨化炭納米帶單根的厚度為15nm-30nm;
所述石墨化炭納米帶單根的寬度為0.5μm-5μm;
所述石墨化炭納米帶單根的長度為10μm-10000μm;
步驟a)中所述模板相材料包括納米級纖維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化炭納米帶上附有電化學活性納米顆粒。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附有電化學活性納米顆粒的石墨化炭納米帶的厚度為15nm-30nm。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化學活性納米顆粒為無機納米顆粒;
所述無機納米顆粒為具有電化學活性的無機化合物納米顆粒。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化學活性納米顆粒為無機納米顆粒;
所述無機納米顆粒為氧化錫或單質錫。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化炭納米帶薄膜的厚度為1μm~50μ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級纖維材料選自氧化硅納米級纖維材料、氧化鋁納米級纖維材料和氧化鎂納米級纖維材料中的至少一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級纖維材料的纖維直徑為200nm-3000nm。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所述模板相材料使用紡絲液通過靜電紡絲法制備得到。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紡絲液中添加無機物;
所述無機物包括金屬納米顆粒、具有電化學活性的無機化合物納米顆粒中的至少一種。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物與所述紡絲液的質量比為1:100~1:100000。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物與所述紡絲液的質量比為1:1000。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所述化學氣相沉積法中生長所述石墨化炭膜層所用炭源為甲烷、乙炔、和乙烯中的至少一種。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所述化學氣相沉積法中生長所述石墨化炭膜層的溫度為1000~1500℃,保溫時間為5~15分鐘。
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所述模板相材料采用化學溶蝕方法去除。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學溶蝕方法的處理時間為2~24h;所述化學溶蝕方法所用溶蝕劑為氫氟酸、氫氧化鈉、鹽酸和硝酸溶液中的至少一種。
17.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制備得到的石墨化炭納米帶薄膜在導電材料、催化劑載體或者新能源領域中的應用。
18.一種鋰離子電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制備得到的石墨化炭納米帶薄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222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稀疏貝葉斯學習理論的多道地震譜反演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剩余電流保護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