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集成變壓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61936.X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634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顏孝璁;陳家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27/28 | 分類號: | H01F27/28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黃艷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成 變壓器 | ||
集成變壓器包含第一電感及第二電感。第一電感包含第一繞組與第二繞組。第二電感包含第三繞組與第四繞組。第一繞組、第二繞組、第三繞組,以及第四繞組分別具有第一外圈、第二外圈、第三外圈,以及第四外圈。第一外圈的部分線段與第三外圈的部分線段實質上重疊,第二外圈的部分線段與第四外圈的部分線段實質上重疊。第一外圈及第二外圈通過交叉的第一線段及第一走線相互連接,且第三外圈及第四外圈通過交叉的第二走線及第二線段相互連接。第一走線及第二線段位于半導體結構的第一金屬層,而第一線段及第二走線位于半導體結構的第二金屬層。第一金屬層不等于第二金屬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元件,尤其涉及集成變壓器。
背景技術
變壓器為射頻集成電路中用來實現單端至差分信號轉換、信號耦合、阻抗匹配等功能的重要元件,隨著集成電路往系統單芯片(System on Chip,SoC)發展,集成變壓器(integrated transformer)已逐漸取代傳統的分離式元件,而被廣泛地使用在射頻集成電路中。然而,集成電路中的變壓器,往往會占用大量的芯片面積,因此,如何縮小集成電路中的變壓器的面積,并同時維持元件的特性(例如耦合系數(coupling coefficient,K)),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特別是,8字型集成變壓器的對稱性及位于中心區域的交叉(crossing)結構都增加8字型集成變壓器的設計難度。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集成變壓器。
本發明公開一種集成變壓器。集成變壓器包含第一電感及第二電感。第一電感包含第一繞組與第二繞組。第一繞組具有第一外圈,第二繞組具有第二外圈,第一外圈及第二外圈共用第一走線,且第一外圈及第二外圈通過第二走線相連接。第二電感包含第三繞組與第四繞組。第三繞組具有第三外圈,第四繞組具有第四外圈,第三外圈及第四外圈共用第三走線,且第三外圈及第四外圈通過第四走線相連接。第一走線及第二走線形成第一交叉結構,第三走線及第四走線形成第二交叉結構。第一走線及第四走線位于半導體結構的第一金屬層,且第二走線及第三走線位于半導體結構的第二金屬層。第一金屬層不等于第二金屬層。
本發明還公開一種集成變壓器。集成變壓器包含第一電感及第二電感。第一電感包含第一繞組與第二繞組。第一繞組具有第一外圈,第二繞組具有第二外圈。第二電感包含第三繞組與第四繞組。第三繞組具有第三外圈,第四繞組具有第四外圈。第一外圈的部分線段與第三外圈的部分線段實質上重疊,第二外圈的部分線段與第四外圈的部分線段實質上重疊。第一外圈及第二外圈通過交叉的第一線段及第一走線相互連接,且第三外圈及第四外圈通過交叉的第二走線及第二線段相互連接。第一走線及第二線段位于半導體結構的第一金屬層,而第一線段及第二走線位于半導體結構的第二金屬層。第一金屬層不等于第二金屬層。
相較于傳統技術,本發明的集成變壓器具有以下優點:(1)集成變壓器的兩個電感本身具有良好的對稱性;(2)集成變壓器在中心區域的兩個交叉結構只用到兩層金屬層,有利于實作。
有關本發明的特征、實作與技術效果,茲配合附圖作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A~圖1C為本發明集成變壓器的一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2A為集成變壓器的其中一個電感的示意圖;
圖2B為集成變壓器的另一個電感的示意圖;
圖2C為集成變壓器的示意圖;以及
圖3為本發明集成變壓器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符號說明
1、2 集成變壓器
11、12、21、22 繞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193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均勻鍍膜的裝置以及方法
- 下一篇:折疊裝置及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