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上行波束管理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61869.1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653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5 |
| 發明(設計)人: | 柴曉萌;吳藝群;陳雁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7/08 | 分類號: | H04B7/08;H04B7/06;H04W74/08;H04W74/00;H04W72/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上行 波束 管理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上行波束管理方法及裝置,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用于實現用戶設備處于RRC的空閑態或非激活態時的上行波束管理。該方法包括:當用戶設備處于RRC的空閑態或非激活態時,所述用戶設備在PRACH資源上向接入網設備發送第一隨機接入前導,以及在PUSCH資源上向所述接入網設備發送第一上行數據;所述用戶設備使用至少兩個波束分別在所述PUSCH資源所關聯的至少兩個SRS資源上向所述接入網設備發送SRS;所述用戶設備接收來自所述接入網設備的隨機接入響應,所述隨機接入響應包括波束指示信息,所述波束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兩個波束中的最佳波束。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上行波束管理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在新無線(New Radio,NR)通信系統中,為了在高頻場景下對抗路徑損耗,通常會引入波束賦形(beam forming)來獲得增益,數據信道、控制信道、同步信號和廣播信號等都可以通過波束進行發送,因此,波束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波束管理是指通信雙方對齊并獲取最佳的發送波束和接收波束的過程。波束管理通常分為上行波束管理和下行波束管理,上行波束管理是指用戶設備側的發送波束和基站側的接收波束的管理,下行波束管理是指基站側的發送波束和用戶設備側的接收波束的管理。
現有技術中,當用戶設備處于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的空閑態或非激活態(inactive)時,提供了一種基站側的下行波束管理方法,具體方法是將同步信號塊(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與物理隨機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PRACH)時機(occasion)、以及每個PRACH時機內的隨機接入前導(preamble)索引進行關聯,基站以波束掃面的方式傳輸SSB,用戶設備測量每個SSB并選擇一個信號強度較大的SSB,使用選擇的SSB對應的隨機接入前導進行隨機接入,基站通過檢測該隨機接入前導獲取用戶設備選擇的下行波束,完成基站側的下行波束管理。但是,當用戶設備處于RRC的空閑態或非激活態時,如何實現用戶設備側的上行波束管理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上行波束管理方法及裝置,用于實現用戶設備處于RRC的空閑態或非激活態時的上行波束管理。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申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上行波束管理方法,該方法包括:當用戶設備處于無線資源控制RRC的空閑態或非激活態時,該用戶設備在物理隨機接入信道PRACH資源上向接入網設備發送第一隨機接入前導,以及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資源上向該接入網設備發送第一上行數據;使用至少兩個波束分別在該PUSCH資源所關聯的至少兩個探測參考信號SRS資源上向該接入網設備發送SRS;接收來自該接入網設備的隨機接入響應,該隨機接入響應包括波束指示信息,該波束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兩個波束中的最佳波束。上述技術方案中,當用戶設備處于RRC的空閑態或非激活態時,用戶設備可以利用隨機接入的PUSCH資源所關聯的至少兩個SRS資源作波束掃描,接入網設備可以通過隨機接入響應中的波束指示信息指示最佳波束,從而實現了用戶設備處于RRC的空閑態或非激活態時的上行波束管理。另外,用戶設備僅在作隨機接入時,才使用隨機接入的PUSCH資源所關聯的至少兩個SRS資源作波束掃描,而非在任意過程中均作波束掃描,因此可以達到省電的效果。此外,該用戶設備僅在該PUSCH資源上發送第一上行數據時,才在該PUSCH資源關聯的至少兩個SRS資源上發送SRS,這樣可以減小SRS對其他用戶設備的干擾。
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至少兩個SRS資源在時域上位于該PUSCH資源之后,該PUSCH資源與至少兩個SRS資源之間的時域距離小于或等于預設距離。上述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PUSCH資源與至少兩個SRS資源之間的時域距離小于或等于預設距離,可以保證該接入網設備在發送隨機接入響應之前,能夠確定最佳波束,并通過隨機接入響應通知用戶設備,從而可以減小該用戶設備與該接入網設備之間的交互次數,減少信令開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186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