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光纖和同軸電纜的網絡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61825.9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993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0 | 
| 發明(設計)人: | 何江標;歐陽卓生;李志鵬;譚偉健;湯志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Q11/00 | 分類號: | H04Q11/00;H04L12/2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肖軍 | 
| 地址: | 528403 廣東省中山市東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光纖 同軸電纜 網絡 系統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基于光纖和同軸電纜的網絡系統,包括:ONU設備,與光纖連接;EOC局端,與ONU設備連接;機頂盒,與EOC局端連接,機頂盒能夠與終端無線通信;審計AC設備,與ONU設備連接以對終端進行安全審計。通過審計AC設備與ONU設備連接,終端發送的數據包經機頂盒以及EOC局端傳輸至ONU設備,并且由ONU設備轉發至審計AC設備,審計AC設備根據數據包生成審計數據,然后將審計數據以及數據包經ONU設備上傳至互聯網,以此方式實現對終端的安全審計,滿足相關規定,在網絡架構總體不變的情況下,無需為每個用戶新增帶審計功能的AP設備,只需新增一臺審計AC設備即可實現安全審計,極大地節約購置設備的成本,并且方便日常維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網絡通信領域,尤其涉及基于光纖和同軸電纜的網絡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發展原因,廣電網絡的一般通信結構為光纖和同軸電纜,即PON(無源光纖網絡)應用FTTB(光纖到樓)的模式,將光纖線路鋪設至小區或辦公樓,配合EOC(基于同軸電纜傳輸以太網數據的接入技術)使用同軸電纜將線路鋪設至用戶處。以上述方式搭建的通信系統主要包括與光纖連接的ONU(光網絡單元)設備、與ONU設備連接的EOC局端以及通過同軸電纜與EOC局端連接的機頂盒,機頂盒一般具有WIFI功能。
為了網絡安全,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和聯網使用單位應當落實記錄并保存用戶登錄和退出時間、主叫號碼、賬號、互聯網地址或域名、系統維護日志的互聯網安全保護技術措施,為此,需要對每個用戶進行安全審計,以實現互聯網安全。
現有技術中,機頂盒具有WIFI功能,機頂盒撥號連接互聯網,但不能對每臺無線終端(手機或電腦等)進行安全審計,為了滿足要求,一般解決方法為在用戶側增添一臺具有審計功能的AP(無線接入點)設備與機頂盒連接,然而為每個用戶增添新的具有審計功能的AP設備,不僅成本巨大,并且設備量多意味著可能產生故障的問題點也增多,不方便維護修理。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基于光纖和同軸電纜的網絡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其無需在用戶側增添設備便能對終端實現安全審計。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一種技術方案為:
基于光纖和同軸電纜的網絡系統,包括:
ONU設備,與光纖連接;
EOC局端,與ONU設備連接;
機頂盒,與EOC局端連接,機頂盒能夠與終端無線通信;
審計AC設備,與ONU設備連接以對終端進行安全審計。
優選地,所述ONU設備設置有第一LAN端口、第二LAN端口、第三LAN端口、光纖端口以及識別單元,第一LAN端口與EOC局端連接,第二LAN端口與審計AC設備的LAN端口連接,第三LAN端口與審計AC設備的WAN端口連接,光纖端口通過光纖連接互聯網,識別單元能夠識別ONU設備接收的數據并且選擇數據的輸出端口。
本發明提供的另一種技術方案為:
應用于上述基于光纖和同軸電纜的網絡系統的控制方法,審計AC設備通過ONU設備連接互聯網,終端發送的數據包經過審計AC設備進行安全審計后上傳至互聯網。
優選地,機頂盒接收終端發送的數據包后為數據包添加審計標簽,然后將添加審計標簽的數據包經EOC局端傳輸至ONU設備,ONU設備識別審計標簽后將數據包轉發至審計AC設備。
優選地,審計AC設備接收到ONU設備轉發的數據包后,審計AC設備根據數據包生成審計數據并且將審計數據以及數據包傳輸至ONU設備,ONU設備將審計數據以及數據包封裝后上傳至互聯網。
優選地,ONU設備停用端口隔離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未經廣東省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182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