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井下多級液流自旋轉式高精度油水分離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61600.3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732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7 |
| 發明(設計)人: | 師國臣;鄭國興;王鳳山;祝紹功;孫延安;魏紀德;彭永剛;馬志權;張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38 | 分類號: | E21B4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陳小蓮 |
| 地址: | 163453 ***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水分離裝置 單體模塊 溢流 二級分離 自旋轉式 井下 液流 過渡模塊 同軸線設置 兩級分離 筒狀結構 一級分離 模塊化 配套的 入口管 溢流管 錐管 | ||
本發明涉及油水分離裝置技術領域,提供一種井下多級液流自旋轉式高精度油水分離裝置,所述井下多級液流自旋轉式高精度油水分離裝置包括一級入口及溢流模塊、一級分離單體模塊、過渡模塊、二級入口及溢流模塊和二級分離單體模塊;所述一級入口及溢流模塊包括入口管和溢流管;所述過渡模塊為筒狀結構;所述二級入口及溢流模塊包括同軸線設置且固定連接的第一圓柱和第二圓柱;所述二級分離單體模塊包括二級分離錐管。本發明通過對裝置進行模塊化的設計,能夠快速的更換相配套的模塊;通過設置兩級分離單體模塊,提高了分離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水分離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井下多級液流自旋轉式高精度油水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水力旋流分離器是利用離心沉降原理,將兩相(或多相)流通混合介質進行分離、分級或分選的一種設備,因其結構簡單、體積小、處理量大和分離高效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油水分離、廢水處理等領域。
對于水力旋流分離器而言,其分離性能受到溢流管徑、溢流管插入深度、底流管徑、底流管長度、分離腔錐角、入口形式和尺寸的影響。雖然水力旋流分離器具有較高的分離效率,但這種高效分離是建立在穩定的處理量、含油濃度和分流比基礎上。在油田采出液中難以保證采出液量和含油濃度處于一個穩定的狀態,而且采出液量和含油濃度的變化會對分離效果造成非常大的影響,一種固定結構的水力旋流分離器不適用于不同的入口條件,這就需要提供不同結構參數的水力旋流分離器,造成資源的浪費,水力旋流分離器的更換過程復雜,降低了工作效率。
因此,設計一種便于更換的、模塊化的水力旋流分離器成為人們思考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井下多級液流自旋轉式高精度油水分離裝置,該井下多級液流自旋轉式高精度油水分離裝置采用模塊化進行拼接,每一個模塊相對獨立,可以單獨進行制造、加工,同一模塊不同內部分離尺寸之間可以實現互換,模塊化的組合滿足用戶的多樣性要求,節省了時間,具有較好的獨立性、互換性、普適性等優點。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井下多級液流自旋轉式高精度油水分離裝置,包括一級入口及溢流模塊、一級分離單體模塊、過渡模塊、二級入口及溢流模塊和二級分離單體模塊;
所述一級入口及溢流模塊包括入口管和溢流管,所述入口管一端閉合,另一端開放,所述入口管的管壁上設有第一入口,所述溢流管設置在所述入口管內,且外周設有螺旋葉片,所述溢流管的一端貫穿所述入口管閉合一端;
所述一級分離單體模塊包括一級分離錐管,所述一級分離錐管為設有錐形通孔的管狀結構,且所述一級分離錐管中錐形通孔直徑大的一端與所述入口管開放的一端連接,另一端為第一出口;
所述過渡模塊為筒狀結構,所述過渡模塊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二級入口及溢流模塊可拆卸連接;
所述二級入口及溢流模塊包括同軸線設置且固定連接的第一圓柱和第二圓柱,所述第一圓柱的一端設有貫穿所述第一圓柱的第二入口,另一端設有溢流腔,所述第一圓柱的側壁上設有與所述溢流腔連通的溢流孔,所述第二圓柱沿軸線設有錐形通孔,且在所述錐形通孔靠近所述第二入口的一端的端面上設有沿所述錐形通孔切向設置的切向槽,所述第二入口通過所述切向槽與所述錐形通孔連通,所述錐形通孔通過所述溢流腔與所述溢流孔連通,所述第一分離錐管通過所述過渡模塊與所述第二入口連通;
所述二級分離單體模塊包括二級分離錐管,所述二級分離錐管為設有錐形通孔的管狀結構,且所述二級分離錐管內錐形通孔直徑大的一端與所述第二圓柱可拆卸連接,所述二級分離錐管的另一端形成第二出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16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