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身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61416.9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845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9 | 
| 發明(設計)人: | 孫景薰;金賢彬;沈載河;李泳鎬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2D25/00 | 分類號: | B62D25/00;B62D25/04;B62D2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偉;王錦陽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身 結構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身結構,其可以包括前柱,其在車輛的高度方向延伸并且沿車輛的縱向方向位于前方。后柱在車輛的高度方向延伸并且沿車輛的縱向方向位于后方。車頂縱梁在車輛的縱向方向延伸并且沿車輛的寬度方向設置在左側和右側。至少一個車頂橫梁沿車輛的寬度方向延伸并且連接左側和右側的車頂縱梁。所述前柱包括前柱內部構件和前柱外部加強構件。所述車頂縱梁沿車輛的縱向方向的前端部插入前柱內部構件與前柱外部加強構件之間。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2018年12月10日在韓國知識產權局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8-0158266號的優先權,該申請通過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身結構。
背景技術
通常,車身的上部部分包括車輛的車頂和用于支撐車頂并且沿車輛的縱向方向前后設置的至少一個立柱。
至少一個立柱通常包括沿車輛的縱向方向設置在前部的前柱、設置在后部的后柱以及設置在前柱與后柱之間的中柱。
開閉門安裝在前柱和中柱處,以便可轉動。
近來,為了擴大乘客艙并增加進出車輛的便利性,具有僅由前柱和后柱(而沒有中柱)形成的上部車身的車身結構已經開發和應用。
然而,在這種車身結構中,由于不使用中柱,因此上部車身的結構剛度不可避免地減弱,因此已經提出了各種加強結構來補償車身結構的剛度不足,并且必須在不增加重量和成本的情況下用更少的部件更有效地增強上部車身的剛度。
公開于本發明的背景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加深對本發明的一般背景技術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身結構。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案涉及一種能夠構造具有較少部件的堅固的上部車身的車身結構。
本發明的實施方案致力于提供一種車身結構,其能夠通過構成車輛車頂的構件的剛度增加和構件的適當載荷分布來形成更堅固的上部車身,并且減少零件數量、減輕重量和降低成本。
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方案的車身結構可以包括前柱,其在車輛的高度方向延伸并且沿車輛的縱向方向位于前方。后柱在車輛的高度方向延伸并且沿車輛的縱向方向位于后方。車頂縱梁在車輛的縱向方向延伸并且沿車輛的寬度方向設置在左側和右側。至少一個車頂橫梁(roof?rail)沿車輛的寬度方向延伸并且連接左側和右側的車頂縱梁。所述前柱包括前柱內部構件和前柱外部加強構件。所述車頂縱梁沿車輛的縱向方向的前端部插入并聯接在前柱內部構件與前柱外部加強構件之間。
至少一個車頂橫梁可以包括:前部車頂橫梁,其沿車輛的縱向方向設置在前方;中部車頂橫梁,其沿車輛的縱向方向設置在所述前部車頂橫梁的后方。
車頂縱梁可以通過熱沖壓方法制成管狀。
中部車頂橫梁可以通過冷壓方法制成。
前柱內部構件可以聯接到側外部構件以形成閉合截面;車頂縱梁可以插入到閉合截面中以聯接到前柱內部構件。
在所述車頂縱梁沿車輛的寬度方向的外側表面處可以形成有與所述側外部構件的輪廓對應的臺階部分。
可以進一步包括中柱,其在所述前柱與所述后柱之間在車輛的高度方向延伸。
在所述前柱外部加強構件處可以形成有在車輛的縱向方向和寬度方向截割的臺階部分,或者在所述前柱外部加強構件處可以形成有相對于車輛的縱向方向和寬度方向傾斜地截割的傾斜截割部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141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