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導航路線行駛時間的更新方法、導航方法、系統及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61349.0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547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4 |
| 發明(設計)人: | 孫峰;馬功鳴;王浩;李伏波;潘繼紅;梁家杭;宗嘉偉;于笑天;盧亞南;趙艷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21/34 | 分類號: | G01C2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濱;王曉曉 |
| 地址: | 0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導航 路線 行駛 時間 更新 方法 系統 車輛 | ||
1.一種導航路線行駛時間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導航路線行駛時間的更新方法包括:
根據初始地信息、目的地信息和當前時間點下的交通信息獲得當前時間點規劃導航下的導航路線的初始行駛時間和各個擁堵路段,并獲得各個擁堵路段的規劃通過時間和到達各個擁堵路段的預期到達時間點;
對于沿所述導航路線的行駛方向上的第一個擁堵路段,獲得所述第一個擁堵路段的預期到達時間點規劃導航下的第一個擁堵路段的實際通過時間;
從第二個擁堵路段開始,根據當前對應的擁堵路段的前一個擁堵路段的實際通過時間、前一個擁堵路段的規劃通過時間和該擁堵路段的預期到達時間點確定該擁堵路段的實際到達時間點,并獲得該擁堵路段的實際到達時間點規劃導航下的該擁堵路段的實際通過時間;
計算各個擁堵路段對應的所述實際通過時間與所述規劃通過時間的差值;以及
基于所述初始行駛時間和各個擁堵路段對應的所述差值更新通過所述導航路線的行駛時間,
其中,所述當前時間點下的交通信息,包括當前時間點下的以下交通信息中至少之一者:擁堵信息、路段限速信息、城市路段限行信息、司機駕駛習慣信息和沿途設施情況信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航路線行駛時間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前一個擁堵路段的實際通過時間、前一個擁堵路段的規劃通過時間和該擁堵路段的預期到達時間點確定該擁堵路段的實際到達時間點,包括:
計算所述當前對應的擁堵路段的其前一擁堵路段的實際通過時間和所述前一擁堵路段的規劃通過時間的差值,再計算所述當前對應的擁堵路段的預期到達時間點和該差值的和,以得到該擁堵路段的實際到達時間點。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航路線行駛時間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初始行駛時間和各個擁堵路段對應的所述差值更新通過導航路線的行駛時間,包括:
計算所述初始行駛時間和各個擁堵路段對應的所述差值的和,以得到更新后的通過導航路線的行駛時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航路線行駛時間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獲得該擁堵路段的實際到達時間點規劃導航下的該擁堵路段的實際通過時間,包括:
采集在實際到達時間點下的預設樣本時間段內的多個該擁堵路段的通過時間,將多個該擁堵路段的通過時間的平均值確定為在實際到達時間點下的通過該擁堵路段的實際通過時間。
5.一種導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航方法包括:
根據初始地信息、目的地信息和當前時間點下的交通信息規劃出多條導航路線;
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導航路線行駛時間的更新方法得到更新后的多條所述導航路線的行駛時間;
對比更新后的多條所述導航路線的行駛時間,采用行駛時間最少的導航路線作為最終導航路線。
6.一種導航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航系統包括:
路線規劃模塊(1),根據初始地信息、目的地信息和當前時間點下的交通信息規劃出多條導航路線;
計算預估模塊(2),連接于所述路線規劃模塊(1),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導航路線行駛時間的更新方法得到更新后的多條所述導航路線的行駛時間;
路線選擇模塊(3),連接于所述計算預估模塊(2),對比多條所述導航路線的行駛時間,采用行駛時間最少的導航路線作為最終導航路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導航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線規劃模塊(1)上設置有以下至少之一者:
語音啟動單元(4),用于輸入語音信號,并將所述語音信號轉化為啟動信號,以啟動所述路線規劃模塊(1);
手動啟動單元(5),用于輸入操作信號,并將所述操作信號轉化為啟動信號,以啟動所述路線規劃模塊(1)。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導航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航系統還包括:
語音播報模塊(6),連接于所述路線選擇模塊(3),用于根據所述最終導航路線執行語音播報;
界面顯示模塊(7),連接于所述路線選擇模塊(3),用于執行最終導航路線的顯示。
9.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包括權利要求6-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導航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134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