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管道除塵回收系統及使用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1910361305.8 | 申請日: | 2019-04-30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260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9 |
發明(設計)人: | 廖廷茂;徐毅;黃龍;夏鑫;張麗影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大自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01D46/00 | 分類號: | B01D46/00;B01D4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創佳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韓煒 |
地址: | 550014 貴州***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副排氣道 副進氣道 回收通道 排氣閥門 過濾網 連通 回收閥門 回收系統 進氣閥門 主進氣道 除塵 反吹機構 | ||
1.一種管道除塵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進氣道(1),主進氣道(1)分別與副進氣道Ⅰ(2)和副進氣道Ⅱ(3)連通,副進氣道Ⅰ(2)分別與副排氣道Ⅰ(4)和回收通道Ⅰ(5)連通,副進氣道Ⅱ(3)分別與副排氣道Ⅱ(6)和回收通道Ⅱ(7)連通;副排氣道Ⅰ(4)和副排氣道Ⅱ(6)內均設有過濾網(8);所述的副進氣道Ⅰ(2)、回收通道Ⅰ(5)和副排氣道Ⅰ(4)內分別設有進氣閥門Ⅰ(9)、回收閥門Ⅰ(10)和排氣閥門Ⅰ(11);所述的副進氣道Ⅱ(3)、回收通道Ⅱ(7)和副排氣道Ⅱ(6)內分別設有進氣閥門Ⅱ(12)、回收閥門Ⅱ(13)和排氣閥門Ⅱ(14); 位于副排氣道Ⅰ(4)內的排氣閥門Ⅰ(11)和過濾網(8)間,及位于副排氣道Ⅱ(6)內的排氣閥門Ⅱ(14)和過濾網(8)間均設有反吹機構(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除塵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通道Ⅰ(5)和回收通道Ⅱ(7)上均設有泄壓裝置(16)。
3.一種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除塵回收系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待過濾氣體從主進氣道(1)進入到副進氣道Ⅰ(2)/副進氣道Ⅱ(3),經過濾網(8)過濾后得過濾氣體,過濾氣體再經副排氣道Ⅰ(4)/副排氣道Ⅱ(6)排出;
過濾氣體由副排氣道Ⅰ(4)排出時,位于副排氣道Ⅱ(6)內的反吹機構(15)對副排氣道Ⅱ(6)內的過濾網(8)反吹,將過濾產物吹落到回收通道Ⅱ(7)回收;
過濾氣體由副排氣道Ⅱ(6)排出時,位于副排氣道Ⅰ(4)內的反吹機構(15)對副排氣道Ⅰ(4)內的過濾網(8)反吹,將過濾產物吹落到回收通道Ⅰ(5)回收。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除塵回收系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過濾氣體由副排氣道Ⅰ(4)排出時:進氣閥門Ⅰ(9)、排氣閥門Ⅰ(11)開啟,回收閥門Ⅰ(10)關閉,同時進氣閥門Ⅱ(12)、排氣閥門Ⅱ(14)關閉,回收閥門Ⅱ(13)開啟;
所述的過濾氣體由副排氣道Ⅱ(6)排出時:進氣閥門Ⅱ(12)、排氣閥門Ⅱ(14)開啟,回收閥門Ⅱ(13)關閉,同時進氣閥門Ⅰ(9)、排氣閥門Ⅰ(11)關閉,回收閥門Ⅰ(10)開啟。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除塵回收系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通道Ⅰ(5)和回收通道Ⅱ(7)內的反吹氣體,由泄壓裝置(16)排出。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除塵回收系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吹機構(15)的反吹時間周期為3~5min。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除塵回收系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過濾氣體由副排氣道Ⅰ(4)排出時:
進氣閥門Ⅰ(9)、排氣閥門Ⅰ(11)的開啟時間比進氣閥門Ⅱ(12)、排氣閥門Ⅱ(14)的關閉時間提前0.5~1s;回收閥門Ⅱ(13)的開啟時間比回收閥門Ⅰ(10)的關閉時間提前0.5~1s;
反吹開始時,回收閥門Ⅱ(13)的開啟時間比進氣閥門Ⅱ(12)、排氣閥門Ⅱ(14)的關閉時間延后0.5~1s;反吹結束后,進氣閥門Ⅱ(12)、排氣閥門Ⅱ(14)的開啟時間比回收閥門Ⅱ(13)的關閉時間延后0.5~1s;
所述的過濾氣體由副排氣道Ⅱ(6)排出時:
進氣閥門Ⅱ(12)、排氣閥門Ⅱ(14)的開啟時間比進氣閥門Ⅰ(9)、排氣閥門Ⅰ(11)的關閉時間提前0.5~1s;回收閥門Ⅰ(10)的開啟時間比回收閥門Ⅱ(13)的關閉時間提前0.5~1s;
反吹開始時,回收閥門Ⅰ(10)的開啟時間比進氣閥門Ⅰ(9)、排氣閥門Ⅰ(11)的關閉時間延后0.5~1s;反吹結束后,進氣閥門Ⅰ(9)、排氣閥門Ⅰ(11)的開啟時間比回收閥門Ⅰ(10)的關閉時間延后0.5~1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大自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貴州大自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130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丙烷脫氫裝置
- 下一篇:從充滿鹽霧并包含顆粒的空氣中過濾顆粒及NaCl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