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采用輻照交聯技術制備的改性蠟微粉及制備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910361271.2 | 申請日: | 2019-04-30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286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7 |
發明(設計)人: | 于海闊;鄭曉平;于天詩;韋海翔;吳昊;曹玉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天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C08J3/28 | 分類號: | C08J3/28;C08J3/24;C08L23/06;C08L23/30;C09D7/65;C09D11/03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張松云 |
地址: | 2115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采用 輻照 交聯 技術 制備 改性 蠟微粉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采用輻照交聯技術制備的改性蠟微粉及制備方法,按重量份稱取原料,蠟65?100份和敏化劑1?5份,以微粉蠟常用的低粘度或者高脆性原料為基礎,與敏化劑熔融混合,采用研磨法或噴霧法微粉化處理,最后進行輻照交聯,制得高分子量的改性微粉蠟,其粘度和韌性均有較大提高,表現出來更好的耐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聚合物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采用輻照交聯技術制備的改性蠟微粉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蠟微粉是涂料油墨行業的常用添加劑,在油墨主要起到耐摩擦的作用,在涂料中主要起到抗劃傷的作用。蠟微粉生產過程是把顆粒形態的聚乙烯蠟加工為平均粒徑15微米以下的超細粉末,主要生產的方法有研磨法和熔融噴霧法,其中,研磨法包括氣流研磨、低溫研磨、機械研磨。
研磨法是被最常用的方法,其適合加工的蠟需要具有熔點高而且脆的特點。熔點不高或者韌性較大的蠟,在研磨過程中往往會升溫,軟化,使得研磨過程難以進行,研磨速度慢,成本高,粒徑難以控制。
熔融噴霧法也是比較常用的方法,是指把聚乙烯蠟熔融成液態,在高壓力下噴出霧化,霧滴冷卻凝固形成超細微粉,其適合加工的蠟需要粘度低的特點,一般來說粘度大于100mPa.s的聚乙烯蠟比較難用熔融噴霧法來生產平均粒徑15微米以下的超細粉末。
由于加工技術的限制,高粘度、高韌性的聚乙烯蠟難以被微粉化加工,而這類聚乙烯蠟往往能夠表現出來良好的耐磨性。如何把這類聚乙烯蠟應用于涂料油墨中成為了一個技術難題。
蠟微粉生產技術中還有一類沉淀法可以解決上述問題,即把聚乙烯蠟溶解到加熱后的甲苯等溶劑中,然后急速冷卻,使聚乙烯蠟在溶劑中溶解度降低,析出而形成超細粉。這種方法必須把聚合物蠟超細粉體和溶劑分離開,固/液分離成本高,而且生產過程中安全和環保技術的難度都比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輻照交聯技術制備的改性蠟微粉及制備方法,旨在解決目前聚乙烯蠟微粉產品基本都是低粘度或者高脆性的缺點,從而生產出耐磨性更加優良的蠟微粉。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采用輻照交聯技術制備的改性蠟微粉,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蠟65-100份,敏化劑1-5份,所述蠟包括聚乙烯蠟和氧化聚乙烯蠟,所述敏化劑為烯丙酯類、丙烯酸酯類、甘醇酯類、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二乙烯苯的一種。
上述方案中,所述烯丙酯類包括氰脲酸三烯丙酯、異氰酸三烯丙酯、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己二酸二烯丙酯、葵二酸二烯丙酯,所述丙烯酸酯類包括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縮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所述甘醇酯類包括二丙烯酸四甘醇酯、二甲基丙烯酸四甘醇酯。
一種采用輻照交聯技術制備的改性蠟微粉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按重量份稱取原料,蠟65~100份和敏化劑1~5份;
S2,將步驟1的蠟和敏化劑熔融混合后微粉化處理,得到改性蠟微粉;
S3,對改性蠟微粉進行輻照交聯,制得高分子量的改性蠟微粉。
上述方案中,所述蠟包括聚乙烯蠟和氧化聚乙烯蠟,熔滴點范圍為90~138℃,粘度為100mPa.s~1500mPa.s;微粉化處理得到改性蠟微粉的粒徑為5~15um;輻照交聯的劑量為10Mrad~40Mrad。
本發明的采用輻照交聯技術制備的改性蠟微粉及制備方法,以微粉蠟常用的低粘度或者高脆性原料為基礎,與敏化劑熔融混合,采用研磨法或噴霧法微粉化處理,最后進行輻照交聯,制得高分子量的改性微粉蠟,其粘度和韌性均有較大提高,表現出來更好的耐磨性。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天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天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127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