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BIM技術的雨污水系統設計施工一體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60251.3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698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30 |
| 發明(設計)人: | 路希鑫;王申杰;錢浩;汝剛;方義軍;孫亞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G06N3/12 |
| 代理公司: | 馬鞍山市金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王益西 |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施工 一體化 污水系統 管網 坡度 有效性檢查 建設施工 節點檢查 碰撞檢測 施工模擬 污水管網 污水排放 壓力損失 遺傳算法 可視化 優化 檢查 創建 制定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BIM技術的雨污水系統設計施工一體化方法,屬于建設施工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基于坡度和流速創建雨污水管網BIM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型;步驟2.在BIM模型中進行管網優化、節點檢查、碰撞檢測、壓力損失檢查、有效性檢查、坡度檢查等;步驟3.基于遺傳算法對管網進行優化,直接在BIM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型中進行修改;步驟4.基于BIM模型制定可視化施工方案動畫,進行方案交底、技術交底;步驟5.按計劃施工,對于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并調整BIM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型和施工模擬方案。本發明改善了城市雨污水排放,更好的控制環境污染、城市內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設施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基于BIM技術的雨污水系統設計施工一體化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和城鎮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污廢水排放量日益增多;城市內澇現象頻繁出現,雨污水管作為排放雨水和污水的基礎設施,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排放壓力。由于管網設計不合理及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導致很多雨污水管網不能很好的滿足使用功能。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技術的發展,可以為管道工程精細化設計和施工提供技術支撐。通過BIM技術應用,可以優化設計方案,預先確定施工方案,避免返工,減少浪費,節省成本。
發明內容
1.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與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BIM技術的雨污水系統設計施工一體化方法,改善了城市雨污水排放,更好的控制環境污染、城市內澇。
2.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本發明的一種基于BIM技術的雨污水系統設計施工一體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基于坡度和流速創建雨污水管網BIM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型;
步驟2.在BIM模型中進行管網優化、節點檢查、碰撞檢測、壓力損失檢查、有效性檢查、坡度檢查等;
步驟3.基于遺傳算法對管網進行優化,直接在BIM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型中進行修改;
步驟4.基于BIM模型制定可視化施工方案動畫,進行方案交底、技術交底;
步驟5.按計劃施工,對于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并調整BIM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型和施工模擬方案。
3.有益效果
采用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基于BIM三維可視化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型,進行管網優化、節點檢查、碰撞檢測、壓力損失檢查、有效性檢查、坡度檢查等,基于遺傳算法對管網進行優化,降低雨污水管網整體設計安全風險。基于BIM模型制定可視化施工模擬方案動畫,施工過程中隨時糾偏,降低管網施工安全風險,提升施工效率,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施工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從圖1可以看出,本實施例的一種基于BIM技術的雨污水系統設計施工一體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基于坡度和流速創建雨污水管網BIM設計模型;
步驟2.在BIM模型中進行管網優化、節點檢查、碰撞檢測、壓力損失檢查、有效性檢查、坡度檢查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025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