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真菌毒素檢測的通用型免疫親和柱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60079.1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825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勛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美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43 | 分類號: | G01N33/543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樓高潮 |
| 地址: | 214135 江蘇省無錫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免疫親和柱 抗體 真菌毒素 偶聯 柱管 真菌毒素檢測 鏈霉親和素 前處理 生物素 通用型 樣本 食品安全檢測 變異系數 抗體修飾 親和結合 填料填充 樣本檢測 出液口 儲存管 高通量 目標物 柱容量 分裝 篩板 吸附 回收率 修飾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真菌毒素檢測的通用型免疫親和柱,包括柱管、篩板、填料和真菌毒素抗體,所述柱管的底部設有出液口,所述的真菌毒素抗體獨立分裝于儲存管中,所述的真菌毒素抗體偶聯有生物素,所述的填料偶聯有鏈霉親和素。該免疫親和柱使用的填料偶聯有鏈霉親和素,該填料只需要與修飾有生物素的抗體親和結合即可將抗體修飾到填料的表面,將填料填充到柱管中即可對樣本進行前處理。本發明所制得的免疫親和柱的柱容量為可以達到5000ng,同時對實際樣本檢測的回收率高,變異系數小,因此該免疫親和柱對樣本具有良好的前處理效果和較高的穩定性,并且可以同時進行多種目標物的高通量吸附,在食品安全檢測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安全檢測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真菌毒素檢測的通用型免疫親和柱。
背景技術
真菌毒素(Mycotoxins)是產毒真菌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廣泛污染農作物、食品及飼料等植物源性產品。在糧食、食品和飼料中比較常見的真菌毒素有:黃曲霉毒素(aflatoxin,AF)、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OT)、伏馬菌素(fumonisin,FB)、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 (deoxynivalenol,又稱嘔吐毒素,DON)、T-2 毒素、HT-2 毒素、展青霉素(patulin)等。真菌毒素可以引起人類和動物的急性或慢性中毒,可損害機體的肝臟、腎臟、神經組織、造血組織及皮膚組織等, 事實上,許多真菌毒素的毒性作用是多器官性的,即可同時損害兩個以上的器官和組織。據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全球每年約有25%的農作物遭受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約有2%的農作物因污染嚴重而失去營養和經濟價值。據估算,全球每年因真菌毒素污染而造成的直接及間接損失將達到數百億美元。目前真菌毒素已經構成重要的食品安全問題,市場上銷售的糧食(玉米、小麥)類、花生及其制品類以及一些調味品等受真菌毒素污染的情況已經不容忽視。
現有的檢測方法分為快速篩選法和確證法兩大類。快速篩選法主要是酶聯免疫法,此方法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前處理簡單、無需昂貴儀器、易于推廣等優點,但此法存在一定的假陽性,不能作為最終的確證方法。真菌毒素檢測的確證方法有薄層層析色譜法(TIC)、液相色譜法(HPLC)、以及液質聯用(LC--MS)檢測法等。
然而,現有的成品免疫親和柱裝填的填料上一般偶聯某一特定目標物吸附的抗體,或者幾種偶聯填料的混合,需要在生產環節填裝好,并確定適用檢測的目標物質。因此,柱管在使用的過程中不具有通用性,免疫親和柱的利用率低、使用范圍小。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免疫親和柱進行進一步的改進。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以上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真菌毒素檢測的通用型免疫親和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真菌毒素檢測的通用型免疫親和柱,包括柱管、篩板、填料和抗體,所述柱管的底部設有出液口,每種抗體獨立分裝于儲存管中,所述的抗體偶聯有生物素,所述的填料偶聯有鏈霉親和素。
進一步的,所述的抗體為真菌毒素抗體,所述的真菌毒素抗體包括黃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馬菌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T-2 毒素、HT-2 毒素或展青霉素。
進一步的,所述的偶聯有生物素的真菌毒素抗體為液體狀態或凍干粉劑。
進一步的,所述的填料為凝膠填料或納米顆粒填料。
優選的,所述的凝膠填料為瓊脂糖凝膠填料或殼聚糖凝膠填料。
優選的,所述的納米顆粒填料為磁納米粒子或聚苯乙烯微球。
進一步的,一種或多種真菌毒素抗體通過生物素鏈霉親和素親和結合在柱管內的填料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美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美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00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