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類型測試序列的測試向量生成和檢測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55524.5 | 申請日: | 2019-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208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邢宗岐;徐丹妮;哈云雪;唐金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4L1/24 | 分類號: | H04L1/24;H04L1/20;H04L12/2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065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類型 測試 序列 向量 生成 檢測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類型測試序列的測試向量生成和檢測系統及方法,包括測試向量生成單元和測試向量檢測單元;測試向量生成單元包括測試向量控制單元和測試序列發生單元;測試向量控制單元用于完成測試模式的選擇與切換,以及濾波器的初值配置;測試向量檢測單元,用于接收PRBS31、Pattern1和Pattern2三種測試序列,對接收端獲得的數據進行解擾,比較接收到的測試向量是否為正確的偽隨機序列,并記錄錯誤次數進行反饋。本發明中的PCS子層測試向量管理方法穩定適用于常用高速以太網通信控制器;本發明可以工作在方波、PRBS9、PRBS31、Pattern1和Pattern2五種測試序列模式下,應用范圍廣,可以滿足不同以太網鏈路測試平臺的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類型測試序列的測試向量生成和檢測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測試向量(Test Pattern)是以太網PCS(物理編碼子層)中用來檢測數據傳輸過程中誤碼率的一種二進制序列,包括方波和偽隨機序列(簡稱PRBS),不同的測試序列可以用來測試以太網數據鏈路的不同特性。在高速以太網通信控制器中,數據鏈路可能會出現多種傳輸問題,單一的測試序列無法全面的檢測數據鏈路中所存在的問題,并且測試裝置無法移植到其它常用高速以太網控制器中使用,同時目前的測試裝置的收發兩端難以實現種子和數據的自動匹配。綜上,需要一種具有較強可移植性的支持多類型測試序列在線動態切換,測試序列種子和數據自動匹配的測試管理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多類型測試序列的測試向量生成和檢測系統及方法,本發明基于10G以太網數據鏈路測試特點,融合了方波、PRBS9、PRBS31、Pattern1和Pattern2等五種測試序列,實現測試向量類型的在線動態切換,同時實現收發兩端種子和數據的自動匹配,為10G以太網鏈路測試提供了解決方案,同時也可獨立作為其它高速通信控制器的測試管理裝置,成為高速通信鏈路的輔助測量手段。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多類型測試序列的測試向量生成和檢測系統,包括測試向量生成單元和測試向量檢測單元;
測試向量生成單元包括測試向量控制單元和測試序列發生單元;測試向量控制單元用于完成測試模式的選擇與切換,以及濾波器的初值配置;測試序列發生單元包括方波序列發生濾波器、PRBS9序列發生濾波器、PRBS31序列發生濾波器、Pattern1序列發生濾波器和Pattern2序列發生濾波器;
測試向量檢測單元,用于接收PRBS31、Pattern1和Pattern2三種測試序列,對接收端獲得的數據進行解擾,比較接收到的測試向量是否為正確的偽隨機序列,并記錄錯誤次數進行反饋。
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在于:
方波序列發生濾波器、PRBS9序列發生濾波器、PRBS31序列發生濾波器、 Pattern1序列發生濾波器和Pattern2序列發生濾波器均在測試向量控制單元的控制下完成測試序列的產生。
一種多類型測試序列的測試向量生成和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根據用戶測試需求,通過外部端口選擇測試模式,產生相應的測試序列發生濾波器控制信號,完成測試模式的選擇;
步驟2:通過外部端口對相應的測試序列發生濾波器進行初值配置,完成濾波器的初始化;
步驟3:當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切換其他測試模式時,立即產生停止信號,控制當前工作濾波器停止運行,同時產生需要使用的測試模式控制信號,控制測試序列發生單元切換測試序列發生濾波器,完成測試模式的切換。
其進一步的改進在于:
當生成方波序列時無需設置初值,輸入數據為連續的n個1和n個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未經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5552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