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青蒿琥酯在AKT/mTOR激活的人肝癌HepG2細胞藥物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49864.7 | 申請日: | 2019-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517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3 |
| 發明(設計)人: | 楊加順;唐玲;袁立霞;譚曉梅;湯慶發;陳飛龍;邢學鋒;羅佳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1/357 | 分類號: | A61K31/357;A61P35/00;A61K47/69;A61K9/50;A61K47/42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張玲春 |
| 地址: | 510076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青蒿琥酯 人肝癌 信號通路 激活 增殖 增殖抑制作用 濃度依賴性 研究和開發 候選藥物 制備 阻滯 應用 治療 發現 | ||
1.青蒿琥酯在制備治療AKT/mTOR信號通路激活的人肝癌HepG2細胞的藥物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蒿琥酯能夠降低p-AKT、p-S6、c-Myc的表達,進而抑制人肝癌HepG2細胞增殖。
2.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蒿琥酯是從菊科植物黃花蒿Artemisia annual中提取,分子式為C19H28O8,為二氫青蒿素-10α-丁二酸單酯,按無水物計算,含C19H28O8應為98.0%~102.0%,屬于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苦,在乙醇、丙酮或二氯甲烷中易溶,加二氯甲烷使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含25mg的溶液,依法測定,比旋度為+4.5°至+6.5°,pH值為3.5~4.5,其制備熔點為1290℃~140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蒿琥酯的濃度≥25μmol·L-1。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制成液體藥物固化顆粒,其制備方法為:
1)青蒿琥酯為主藥,制備β-環糊精包合物,青蒿琥酯作為客分子經包合后,藥物粉末化;
2)β-環糊精飽和水溶液的制備:稱取β-環糊精4g,置100ml具塞瓶中,加蒸餾水50ml,加熱溶解,降溫至50℃,一直保溫于50℃,即得,備用;
3)青蒿琥酯-β-環糊精包合物的制備:稱取青蒿琥酯10mg溶于1ml的碳酸氫鈉溶液里,緩慢滴入到50℃的β-環糊精飽和水溶液中,待出現渾濁逐漸又白色沉淀析出,不斷攪拌2.5小時,待沉淀析出完全,抽濾至干,用無水乙醇5ml洗滌3次至表面無油漬為止;
4)將包含物置干燥器中干燥,包裝即得青蒿琥酯包合物。
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制成微囊顆粒,其制備方法為:
1)青蒿琥酯乳劑的制備:取阿拉伯膠2.5g溶于50ml60℃蒸餾水中,加入青蒿琥酯2.5g加入少量碳酸氫鈉溶液溶解,于碾缽中快速碾磨乳化成乳,同時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是否成乳劑;
2)混合:將上述青蒿琥酯乳轉入500ml燒杯中,置于50℃恒溫水浴中,另取5%明膠溶液50ml,預熱至50℃,在攪拌下加入青蒿琥酯乳中,測定混合液pH值;
3)調pH值成囊:在不斷攪拌下,用10%HAC溶液調節混合液pH至3.8~4.0;
4)固化:在不斷攪拌下,將加熱至40℃的200ml蒸餾水加至微囊液中,將微囊液自水浴中取出,不斷攪拌,自然冷卻,待溫度冷至32~35℃時,加入冰塊,不斷攪拌急速降溫至5~10℃,加入37%甲醛溶液1.3ml攪拌15min,再用20%NaOH溶液調其pH至7.5~8.0,繼續攪拌45min,取樣在顯微鏡下觀察微囊形狀;
5)過濾:將微囊液離心,收集微囊,干燥,包裝,即得青蒿琥酯微囊顆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醫科大學,未經南方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49864.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